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宁波记忆>四明记忆
【古城寻贤】意笔人物画的锐意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2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著名甬籍国画家吴永良先生艺术成就简述

於贤德

吴永良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家(1937-),宁波鄞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在多个艺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如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还被聘为新加坡墨澜社、新加坡啸涛篆刻书画会的艺术顾问。在精品迭出、繁花似锦的当代中国书画创作的百花园中,吴永良先生以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真挚、技艺的精湛和创新的自觉,为伟大的时代奉献了很多优秀的美术和书法作品。他的画作和书法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以及北京、上海、绍兴三地的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乃至梵蒂冈艺术博物馆、西泠印社和中南海、日本皇宫等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和政治中心所收藏,作品还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当代中国美术全集》,可见他的创作在当代中国美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吴永良先生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老教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在意笔线描人物画的教学中成绩更为突出。他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中国传统绘画培养了一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激情和能力的生力军。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索终于凝结成灿烂辉煌的成果,《吴永良画集》《意笔线描人物画集》《吴永良书画集》《寄情抒怀——吴永良风景速写》《意笔线描人物画教程》《鲁迅小说人物百图》等著作相继出版,他还为《西湖民间故事》创作了30多幅插图。电视专题片《吴永良画鲁迅》《艺术与心灵——吴永良教授画牛》,由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并被送到美国、日本、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等国家播映。优异的业绩给吴永良教授带来了很多荣誉,杰出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吴永良先生最擅长的当属水墨写意人物画,他继承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并以创新的自觉和不断的开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成为领风气之先,开时代先河的领军人物。


吴永良国画《王安石》


吴永良先生作于1997年的《王安石像》表现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王安石的形象。王安石曾在鄞县担任四年知县,他带领百姓兴修海塘、疏浚河流,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兴办学校,政绩非常显著,对当时鄞县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这对于有着浓厚怀乡情结的吴永良来说,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在家乡人民中享有盛誉的历史人物,确实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这幅人物画构图简练、画风明快,画家把最主要的精力都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画面上王安石身着绯红长袍,胸围上缀着小玉片的线带和腰上红色的玉带所形成的两道弧线,不仅显示着官职的级别,也展现了一个重任在肩的政治人物的丰采;结实健壮的身躯以及挺起的胸膛,让人感受到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博大胸襟和豪放情怀。若是细细鉴赏,你会发现这件官袍既不是庙堂之上严格按照礼仪要求所穿的庄严肃穆的朝服,也不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的休闲袍服,而是身在家中却时不时还要接待前来拜访的同僚共同商讨治国方针,听取下属请示汇报,在既不能穿着简单的便服商谈公事,也不必以一副公事公办之态,使得场面过于严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选择这一装束,应该说也是政治人物良苦用心的具体表现。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着装既能避免让身居高位的王安石陷入一本正经、惟我独尊的僵硬拘束之感,又能通过头上的冠冕,以及官帽两侧左右展开、悠悠颤动的一对翎子以显示官职的高贵,这些造型元素的有机组合,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居庙堂之高的政治人物的身份和气度。


吴永良国画《孙中山在南洋》


《孙中山在南洋》也是吴永良先生人物画创作的精品。他把形神兼备作为刻画孙中山形象的基本要求,然后把自己对于在特定时空和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在作品之中。这幅人物画描画的正是孙中山年富力强的人生黄金时期,他第一次到新加坡刚好40岁,那时已经剪去标志满清皇朝的长辫子,剪着三七开的分头,头发浓密,发质黑亮;端庄的脸庞和宽阔的额头,高挺的鼻梁和浓浓的眉毛,衬托着炯炯有神的双眼;眼窝较深,双唇紧闭,略带严肃的表情说明中山先生肩上所担负的重大使命,也许此刻他正在思考一项极为重要的斗争任务;髭须短而齐整,耳轮大而厚实,这是一个正直忠厚,既敢于担当,又具有极大号召力的斗士和领袖。中山先生那坚强刚毅的革命意志、不屈不的斗争精神和在革命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以及广博的学识、深邃的智慧、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巨大的人格力量,在这幅画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中山先生身穿一套白色的服装,上衣的款式与后来的中山装很接近,立领窄袖,左胸和两边下摆都有口袋,方便而且实用,下身一条西裤,裤线熨烫得非常挺刮;右手贴在腰间,左手拿一顶巴拿马草帽,帽檐宽大适宜遮阳,帽身柔软皱叠,说明是已经用了较长时间的旧物了。画面上的中山先生,就像是用立正的姿势站在花草之中,身躯笔挺,双脚并紧,领子上的风纪扣也扣得严严实实,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行医出身并有在海外生活过多年的革命家,长期保持着整洁清爽、干净利落的形象,同时又给人以一丝不苟办事、和蔼可亲待人的个人风格。这幅画作于2001年,可以说是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之作。


吴永良指墨画《鲁迅像》


吴永良先生的指墨画《鲁迅像》作于2015年。这幅开本为91×70的中国画,是吴永良先生的新作,它与一般的用毛笔创作的中国画不同,是用手指沾上墨汁直接在宣纸上描画出来的,称指墨画。

指墨画跟普通的国画创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用笔而是直接用手,主要是用手指代替毛笔把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在艺术家心中的意象,最终转化为留在纸上的美术形象,并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题款等国画创作的其余工序。用手指而不用毛笔创作国画,当然不是每个画家都能胜任的,因为这样的创作技法对于画家来说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才能。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画家对于手的各个部位在承担的具体创作任务时的活动方式、形式意味与艺术效果的深刻把握和自由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手跟墨、水与纸的辩证关系,同时又能够把艺术的思维成果与精湛的动手能力相结合,并且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出神入化的高深层次,才有可能创作出富有特殊艺术韵味的绘画作品。

从画面上看,这幅指墨画作品深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形象:坚硬的短发、浓黑的眉毛,显示着精神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虽然眼袋开始下垂但眼神仍深邃透亮,作为心灵的窗户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他那理性智慧、斗争意志、人生经验和创作成就合成的崇高品格和民族英雄的伟大气概。先生面容瘦削,双颊下陷,略显憔悴的面容,揭示了处境的艰难和斗争的复杂;浅浅的法令纹和上唇的髭须,记录着岁月的年轮;先生身着中式长衫,从画面所表现出来的衣服的质感来看,肩膀的弧线是饱满的,而袖子肘部的褶皱却比较深,宽大的袖口显得有些厚实,这件棉袍虽然有些旧了,但从领子到斜襟的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表现了鲁迅先生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的人生态度,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和性格特征在画家的细致刻画下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和深刻的揭示。

吴永良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跟米开朗基罗一样准确地知道每根线条的粗细浓淡,每个平面的大小深浅,当胸中的意象和手指精妙的运动融为一体的时候,一幅伟大的作品就在画家心灵的燃烧和技艺的挥洒中浑然天成了。吴永良先生把这幅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指墨画与国画的经典之作,赠送给宁波美术馆,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吴永良国画《荏苒》


1994年创作的《荏苒》,为一幅196×294的纸本作品。这幅画的构图比较特殊,粗看很像是一张海报,因为整个作品是由三个独立的人物形象组合而成的,而作为标题的“荏苒”两个字用大号阴文楷书的形式,赫然摆在三个人像的拼接处,就像是一部电影的名称。但是,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观赏,很快就能发现这幅画不但包涵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真实反映了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几个关键时刻的历史影像,而且在人物造型技法、画面构成与色彩敷设等方面,都体现了画家在中国画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创新追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融进了亲身经历和真实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画家对人生的回顾、反思和瞻望。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就是一代人在不同时期的造型,这个人物是一个美术工作者,他在大跃进、“文革”动乱和改革开放年代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也成为同龄人所走过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画面从左到右的排列,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遭遇:画面左边表现的是一个刚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在当时就是时代的幸运儿。画面中间那个人物造型,表现的应该是被无情地卷入到“文革”动乱中去的大学生了。他的装束在当时是最为时髦的——穿一套旧军装,头上戴一顶旧军帽,腰上扎着武装带,毛主席的像章别在校徽上面,红袖章套在左胳膊上,表明他是某个红卫兵造反组织的一员。他微微地扬起头,眼睛睁得大大的,但眼神却是空虚的。画家刻画的青年学生尽管也是运动的参与者,但他是被迫卷入到残酷的政治风暴之中,是时代悲剧中的一个侧影。最右边画的是一个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主人公蓄着长长的头发,瘦削的脸型、长满胡须的下颏、炯炯有神的目光和高挺的鼻梁,显示他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满怀着对国家和个人前景的美好憧憬,走在阳光照耀的康庄大道上。在这幅寓意深刻的人物画中,吴永良先生不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上也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审美追求。

吴永良先生对于意笔线描人物画说过这样一段话:

意笔线描人物画的艺术追求包含着形体塑造和笔法运用两者,前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速写能力的训练,才能有助于笔法运用的充分发挥而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所以,要学习和研究意笔线描人物画的话,速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这是吴永良先生对意笔线描人物速写的心得体会与研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他的意笔线描人物艺术成就的金钥匙。他在艺术创新的追求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对于故乡的人们具有强大的启迪意义。


【古城寻贤】意笔人物画的锐意创新
发布时间:2017-11-20 来源:
 ——著名甬籍国画家吴永良先生艺术成就简述

於贤德

吴永良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家(1937-),宁波鄞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在多个艺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如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还被聘为新加坡墨澜社、新加坡啸涛篆刻书画会的艺术顾问。在精品迭出、繁花似锦的当代中国书画创作的百花园中,吴永良先生以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真挚、技艺的精湛和创新的自觉,为伟大的时代奉献了很多优秀的美术和书法作品。他的画作和书法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以及北京、上海、绍兴三地的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乃至梵蒂冈艺术博物馆、西泠印社和中南海、日本皇宫等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和政治中心所收藏,作品还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当代中国美术全集》,可见他的创作在当代中国美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吴永良先生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美术教育的老教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在意笔线描人物画的教学中成绩更为突出。他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中国传统绘画培养了一支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激情和能力的生力军。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索终于凝结成灿烂辉煌的成果,《吴永良画集》《意笔线描人物画集》《吴永良书画集》《寄情抒怀——吴永良风景速写》《意笔线描人物画教程》《鲁迅小说人物百图》等著作相继出版,他还为《西湖民间故事》创作了30多幅插图。电视专题片《吴永良画鲁迅》《艺术与心灵——吴永良教授画牛》,由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并被送到美国、日本、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等国家播映。优异的业绩给吴永良教授带来了很多荣誉,杰出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

 

吴永良先生最擅长的当属水墨写意人物画,他继承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并以创新的自觉和不断的开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成为领风气之先,开时代先河的领军人物。


吴永良国画《王安石》


吴永良先生作于1997年的《王安石像》表现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王安石的形象。王安石曾在鄞县担任四年知县,他带领百姓兴修海塘、疏浚河流,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兴办学校,政绩非常显著,对当时鄞县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这对于有着浓厚怀乡情结的吴永良来说,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在家乡人民中享有盛誉的历史人物,确实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

这幅人物画构图简练、画风明快,画家把最主要的精力都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画面上王安石身着绯红长袍,胸围上缀着小玉片的线带和腰上红色的玉带所形成的两道弧线,不仅显示着官职的级别,也展现了一个重任在肩的政治人物的丰采;结实健壮的身躯以及挺起的胸膛,让人感受到宰相肚里好撑船的博大胸襟和豪放情怀。若是细细鉴赏,你会发现这件官袍既不是庙堂之上严格按照礼仪要求所穿的庄严肃穆的朝服,也不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的休闲袍服,而是身在家中却时不时还要接待前来拜访的同僚共同商讨治国方针,听取下属请示汇报,在既不能穿着简单的便服商谈公事,也不必以一副公事公办之态,使得场面过于严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选择这一装束,应该说也是政治人物良苦用心的具体表现。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着装既能避免让身居高位的王安石陷入一本正经、惟我独尊的僵硬拘束之感,又能通过头上的冠冕,以及官帽两侧左右展开、悠悠颤动的一对翎子以显示官职的高贵,这些造型元素的有机组合,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居庙堂之高的政治人物的身份和气度。


吴永良国画《孙中山在南洋》


《孙中山在南洋》也是吴永良先生人物画创作的精品。他把形神兼备作为刻画孙中山形象的基本要求,然后把自己对于在特定时空和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尽可能完美地呈现在作品之中。这幅人物画描画的正是孙中山年富力强的人生黄金时期,他第一次到新加坡刚好40岁,那时已经剪去标志满清皇朝的长辫子,剪着三七开的分头,头发浓密,发质黑亮;端庄的脸庞和宽阔的额头,高挺的鼻梁和浓浓的眉毛,衬托着炯炯有神的双眼;眼窝较深,双唇紧闭,略带严肃的表情说明中山先生肩上所担负的重大使命,也许此刻他正在思考一项极为重要的斗争任务;髭须短而齐整,耳轮大而厚实,这是一个正直忠厚,既敢于担当,又具有极大号召力的斗士和领袖。中山先生那坚强刚毅的革命意志、不屈不的斗争精神和在革命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以及广博的学识、深邃的智慧、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巨大的人格力量,在这幅画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中山先生身穿一套白色的服装,上衣的款式与后来的中山装很接近,立领窄袖,左胸和两边下摆都有口袋,方便而且实用,下身一条西裤,裤线熨烫得非常挺刮;右手贴在腰间,左手拿一顶巴拿马草帽,帽檐宽大适宜遮阳,帽身柔软皱叠,说明是已经用了较长时间的旧物了。画面上的中山先生,就像是用立正的姿势站在花草之中,身躯笔挺,双脚并紧,领子上的风纪扣也扣得严严实实,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行医出身并有在海外生活过多年的革命家,长期保持着整洁清爽、干净利落的形象,同时又给人以一丝不苟办事、和蔼可亲待人的个人风格。这幅画作于2001年,可以说是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之作。


吴永良指墨画《鲁迅像》


吴永良先生的指墨画《鲁迅像》作于2015年。这幅开本为91×70的中国画,是吴永良先生的新作,它与一般的用毛笔创作的中国画不同,是用手指沾上墨汁直接在宣纸上描画出来的,称指墨画。

指墨画跟普通的国画创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用笔而是直接用手,主要是用手指代替毛笔把已经较为清晰地呈现在艺术家心中的意象,最终转化为留在纸上的美术形象,并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题款等国画创作的其余工序。用手指而不用毛笔创作国画,当然不是每个画家都能胜任的,因为这样的创作技法对于画家来说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特殊才能。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画家对于手的各个部位在承担的具体创作任务时的活动方式、形式意味与艺术效果的深刻把握和自由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手跟墨、水与纸的辩证关系,同时又能够把艺术的思维成果与精湛的动手能力相结合,并且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出神入化的高深层次,才有可能创作出富有特殊艺术韵味的绘画作品。

从画面上看,这幅指墨画作品深刻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形象:坚硬的短发、浓黑的眉毛,显示着精神的力量仍然十分强大,虽然眼袋开始下垂但眼神仍深邃透亮,作为心灵的窗户依旧能让人感受到他那理性智慧、斗争意志、人生经验和创作成就合成的崇高品格和民族英雄的伟大气概。先生面容瘦削,双颊下陷,略显憔悴的面容,揭示了处境的艰难和斗争的复杂;浅浅的法令纹和上唇的髭须,记录着岁月的年轮;先生身着中式长衫,从画面所表现出来的衣服的质感来看,肩膀的弧线是饱满的,而袖子肘部的褶皱却比较深,宽大的袖口显得有些厚实,这件棉袍虽然有些旧了,但从领子到斜襟的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表现了鲁迅先生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的人生态度,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和性格特征在画家的细致刻画下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和深刻的揭示。

吴永良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跟米开朗基罗一样准确地知道每根线条的粗细浓淡,每个平面的大小深浅,当胸中的意象和手指精妙的运动融为一体的时候,一幅伟大的作品就在画家心灵的燃烧和技艺的挥洒中浑然天成了。吴永良先生把这幅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指墨画与国画的经典之作,赠送给宁波美术馆,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吴永良国画《荏苒》


1994年创作的《荏苒》,为一幅196×294的纸本作品。这幅画的构图比较特殊,粗看很像是一张海报,因为整个作品是由三个独立的人物形象组合而成的,而作为标题的“荏苒”两个字用大号阴文楷书的形式,赫然摆在三个人像的拼接处,就像是一部电影的名称。但是,如果静下心来细细观赏,很快就能发现这幅画不但包涵着很深刻的人生哲理,真实反映了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几个关键时刻的历史影像,而且在人物造型技法、画面构成与色彩敷设等方面,都体现了画家在中国画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创新追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融进了亲身经历和真实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画家对人生的回顾、反思和瞻望。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就是一代人在不同时期的造型,这个人物是一个美术工作者,他在大跃进、“文革”动乱和改革开放年代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也成为同龄人所走过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画面从左到右的排列,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遭遇:画面左边表现的是一个刚进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在当时就是时代的幸运儿。画面中间那个人物造型,表现的应该是被无情地卷入到“文革”动乱中去的大学生了。他的装束在当时是最为时髦的——穿一套旧军装,头上戴一顶旧军帽,腰上扎着武装带,毛主席的像章别在校徽上面,红袖章套在左胳膊上,表明他是某个红卫兵造反组织的一员。他微微地扬起头,眼睛睁得大大的,但眼神却是空虚的。画家刻画的青年学生尽管也是运动的参与者,但他是被迫卷入到残酷的政治风暴之中,是时代悲剧中的一个侧影。最右边画的是一个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青年。主人公蓄着长长的头发,瘦削的脸型、长满胡须的下颏、炯炯有神的目光和高挺的鼻梁,显示他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满怀着对国家和个人前景的美好憧憬,走在阳光照耀的康庄大道上。在这幅寓意深刻的人物画中,吴永良先生不仅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艺术形式的表达上也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审美追求。

吴永良先生对于意笔线描人物画说过这样一段话:

意笔线描人物画的艺术追求包含着形体塑造和笔法运用两者,前者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速写能力的训练,才能有助于笔法运用的充分发挥而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所以,要学习和研究意笔线描人物画的话,速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这是吴永良先生对意笔线描人物速写的心得体会与研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他的意笔线描人物艺术成就的金钥匙。他在艺术创新的追求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力量,对于故乡的人们具有强大的启迪意义。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