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宁波档案
明代宁波已经是“都市” 遣明文献《大明谱》重现古代宁波城建规模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作者:郑文轶 徐春伟

近日,镇海口海防历史馆研究人员发现了遣明使文献《大明谱》,其中较为具体地记载了 470 多年前明代宁波的城建情况、民房规模,以及日本人时常往来的诸多名胜,这是明代已知最早记载镇海民居城建规模的文献。它不但证明了镇海是我国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也证明了《明史》所言镇海沿海大都会的历史地位。 

作者是日本大名的一个家臣 
海防馆发现的是藏于东京大学的复制本 《大明谱》,原本藏于日本天龙寺。天龙寺主持策彦周良在嘉靖年间两次入明,其相关史料大多流传于该寺。本书长 25.1 厘米,宽 20.1 厘米,原本无封面。后世所补的蓝色封皮上贴着“大明谱”的字样,因而名之。 
《大明谱》书末落款“柳井乡直藏人”,并签有作者花押。柳井乡直是周防国大名大内义隆的家臣,出身于周防国东边的要港柳井,官途名(日本武士与官位相关的名)为藏人。柳井的名字不见于正使周良的日记 《再渡集》,由此可推测柳井不是使团最高成员之一,没有北上朝见嘉靖帝的资格。 
落款之后写有成书时间“嘉靖廿九年卯(四)月十五日”与明代最为完整的大运河驿站里程录《驿程录》一样,全文的收笔之处为“浙江宁波府嘉宾堂书之”。嘉宾堂是遣明使北上朝贡前夕以及等待季风回国前夕,在宁波的居住地。日方认为柳井在记录草案的基础上,委托正使周良进行检查,最终将经过修改的正式报告书提交给他。 
嘉靖二十六年(1547),掌控合法勘合贸易的大内义隆委托策彦周良担任正使进贡。此次使明,使团有大船 4 艘,各地大小名家臣及商人 600 多人。五月四日,4 艘遣明大船从奈留岛出发。六月一日,4 艘船一起进入镇海洋面。但因违反“十年一贡”的贡期,遭到明朝方面的拒绝。次年三月八日,使团在时任驻镇海最高官员浙江(闽)巡抚朱纨的帮助下,进入镇海。同月十日,溯江而上,终于抵达宁波城。是日,使团受到朱纨接见。十七日,600 多成员都入住嘉宾堂。 
《大明谱》前部分是本次记载使明经过。《再渡集》中既没有从日本出发的信息,也没有返回的信息,缺乏前后的记述。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部分信息的缺失。
 
明代宁波已是妥妥的“都市” 
策彦周良的日记 《再渡集》 没有宁波城建情况描述,《大明谱》是很好的补充。全书后半部分记录了镇海、宁波、北京的三城城池情况,从宁波到北京途中的驿站情况及附近的名胜等。嘉靖大倭患以前,宁波府只有鄞县、定(镇)海有城,慈溪、奉化、象山均是有县无城,《大明谱》因此无纪录。 
《大明谱》记载宁波有六门,“灵桥门、南门、西门、北门、盐送门、东渡门……筑地径回(周长)在一十八 
里”。盐送门即盐仓门(和义门),因日语“送”“仓”同音误记。城内境清寺、天宁寺、延庆寺、月湖等名胜也一一记之。灵桥门外有通往“补陀寺”的大浮桥,即灵桥。补陀寺即今七塔寺。洪武二十年(1387)因倭寇作乱,宁波守备、信国公汤和将普陀山宝陀寺在城东之栖心寺内旧址重建,改名补陀寺,作为普陀山前院。清康熙二十年 (1682) 建大悲殿,以门外有七浮图俗称七塔寺。 
明代宁波志书里对宁波城内外民房数并无记载,《大明谱》也是对明代地方志书的补充。书中记载,“定海(城)人家四万间也”;宁波城内“人家八万间云云”,算上城墙外的,“一十六万间云云”。以此言之,当时宁波城及城外近郊,光民房数都已经有 16 万间。要知道,在古代,人口要是超过 10 万,那可以称其为都市是一点问题没有。

《大明谱》载“宁波府之内名所”

明代宁波已经是“都市” 遣明文献《大明谱》重现古代宁波城建规模
发布时间:2023-12-13 来源:
作者:郑文轶 徐春伟

近日,镇海口海防历史馆研究人员发现了遣明使文献《大明谱》,其中较为具体地记载了 470 多年前明代宁波的城建情况、民房规模,以及日本人时常往来的诸多名胜,这是明代已知最早记载镇海民居城建规模的文献。它不但证明了镇海是我国官方海丝之路启碇港,也证明了《明史》所言镇海沿海大都会的历史地位。 

作者是日本大名的一个家臣 
海防馆发现的是藏于东京大学的复制本 《大明谱》,原本藏于日本天龙寺。天龙寺主持策彦周良在嘉靖年间两次入明,其相关史料大多流传于该寺。本书长 25.1 厘米,宽 20.1 厘米,原本无封面。后世所补的蓝色封皮上贴着“大明谱”的字样,因而名之。 
《大明谱》书末落款“柳井乡直藏人”,并签有作者花押。柳井乡直是周防国大名大内义隆的家臣,出身于周防国东边的要港柳井,官途名(日本武士与官位相关的名)为藏人。柳井的名字不见于正使周良的日记 《再渡集》,由此可推测柳井不是使团最高成员之一,没有北上朝见嘉靖帝的资格。 
落款之后写有成书时间“嘉靖廿九年卯(四)月十五日”与明代最为完整的大运河驿站里程录《驿程录》一样,全文的收笔之处为“浙江宁波府嘉宾堂书之”。嘉宾堂是遣明使北上朝贡前夕以及等待季风回国前夕,在宁波的居住地。日方认为柳井在记录草案的基础上,委托正使周良进行检查,最终将经过修改的正式报告书提交给他。 
嘉靖二十六年(1547),掌控合法勘合贸易的大内义隆委托策彦周良担任正使进贡。此次使明,使团有大船 4 艘,各地大小名家臣及商人 600 多人。五月四日,4 艘遣明大船从奈留岛出发。六月一日,4 艘船一起进入镇海洋面。但因违反“十年一贡”的贡期,遭到明朝方面的拒绝。次年三月八日,使团在时任驻镇海最高官员浙江(闽)巡抚朱纨的帮助下,进入镇海。同月十日,溯江而上,终于抵达宁波城。是日,使团受到朱纨接见。十七日,600 多成员都入住嘉宾堂。 
《大明谱》前部分是本次记载使明经过。《再渡集》中既没有从日本出发的信息,也没有返回的信息,缺乏前后的记述。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部分信息的缺失。
 
明代宁波已是妥妥的“都市” 
策彦周良的日记 《再渡集》 没有宁波城建情况描述,《大明谱》是很好的补充。全书后半部分记录了镇海、宁波、北京的三城城池情况,从宁波到北京途中的驿站情况及附近的名胜等。嘉靖大倭患以前,宁波府只有鄞县、定(镇)海有城,慈溪、奉化、象山均是有县无城,《大明谱》因此无纪录。 
《大明谱》记载宁波有六门,“灵桥门、南门、西门、北门、盐送门、东渡门……筑地径回(周长)在一十八 
里”。盐送门即盐仓门(和义门),因日语“送”“仓”同音误记。城内境清寺、天宁寺、延庆寺、月湖等名胜也一一记之。灵桥门外有通往“补陀寺”的大浮桥,即灵桥。补陀寺即今七塔寺。洪武二十年(1387)因倭寇作乱,宁波守备、信国公汤和将普陀山宝陀寺在城东之栖心寺内旧址重建,改名补陀寺,作为普陀山前院。清康熙二十年 (1682) 建大悲殿,以门外有七浮图俗称七塔寺。 
明代宁波志书里对宁波城内外民房数并无记载,《大明谱》也是对明代地方志书的补充。书中记载,“定海(城)人家四万间也”;宁波城内“人家八万间云云”,算上城墙外的,“一十六万间云云”。以此言之,当时宁波城及城外近郊,光民房数都已经有 16 万间。要知道,在古代,人口要是超过 10 万,那可以称其为都市是一点问题没有。

《大明谱》载“宁波府之内名所”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