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宁波档案
麦田守望者——余松烈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作者:彭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小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少有人知,有一位宁波人,吃着稻米长大,却操上了小麦的心,为小麦的科学栽培吃了一辈子的“土”,被誉为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他就是余松烈院士。

余松烈
人生的两次重要选择
为兴农报国奋发读书。1921年3月,余松烈出生于慈溪庄桥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没吃过苦。家境优裕的他,从宁波中学毕业后来到南京求学,即将升高三。但是,七七事变后,日军从8月开始对南京进行猛烈轰炸,余松烈被炮火中断了学业。1937年秋季的一天,余松烈和家人逃到江苏吴兴乡下的山区躲避战乱,在逃难的这几个月,他和家人吃足了苦头,既体会到无米之炊的饥饿煎熬,也亲眼目睹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艰辛困苦,懵懂少年的内心波澜轩然。
生于动荡年代,个人的成长选择注定与家国命运密不可分。
1938年,他和家人避难来到上海,先后进入上海私立致用大学农学院和新迁入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农学专业基础课,兴农报国的种子在内心萌芽,他开始发奋读书。
农学要理论结合实践,然而当时的上海根本没有让他们实践的机会。余松烈和好友邵霖生等人于是又考入来沪招生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41年春,他们穿过重重日伪封锁线,来到位于福建邵武的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种地虽然要靠天吃饭,但更离不开育种、施肥、栽培等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管理,遗传育种、土壤化肥……在多位良师的指点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农学知识。
扎根北方的麦田。1942年以优秀的成绩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余松烈一直从事于农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946年,他在父兄亲友出资下创办了上海新农出版社,专门出版农业类书籍,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然而出版经营已步入正轨时,1949年9月,28岁的余松烈辞去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北上山东济南,来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工作。
是什么让他舍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寻求发展?
原来在上海军管会组织的一次赴山东的考察活动中,好友邵霖生向时任山东省实业厅副厅长兼山东农学院院长的耿光波推荐了他,不久,耿光波亲赴上海和余松烈等人恳谈。大丈夫思报国,他毅然来到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工作,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对小麦高产理论的研究探索。从此,这个钟爱白米饭的南方人扎根于此,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
一生不懈的追求
仓禀实,天下安。吃饭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中国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提高粮食的亩产,对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950年秋,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基地,育成两个小麦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在和农民下田过程中,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技术,使小麦增产10%。1956年,余松烈出席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获得“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有“齐鲁粮仓”之称的山东滕县(现滕州市,县级市),也是墨子、鲁班故里。1974年3月,余松烈带领学生到滕县龙阳公社进行生产实习,结束后他主动要求留在滕县农村继续劳动锻炼。当时,全国各地以“大肥大水大播量”栽培的高产麦田倒伏现象日趋严重。他决心另辟蹊径,攻克小麦高产难关。
他坚持下田蹲点,足迹遍布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对全县小麦情况了如指掌。秋播时他指导农民在小麦栽培管理上实行“六改”,包括改品种、降播量、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增加行距、改施肥等,从多个环节提升小麦的生长环境,创立了著名的“冬小麦精播高产理论”的雏形,又不断验证完善。
1975年夏收,当地82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7.5公斤,并出现500公斤地块209亩。而当时,山东小麦平均亩产不到180公斤。
1975年秋播,余松烈选择姜屯公社黄庄大队,亲自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麦收时亩产达到638公斤,创下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这项成果也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他在攀“高”的路上从未停步。他研制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亩产接连刷新600公斤、700公斤,进入80岁后,余松烈又创新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和相应的播种机械,把目标定在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上。2010年,90岁高龄的他依然会到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攻关田下地考察。2014年,他任技术指导的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
曾经,面粉是一种稀缺资源,上世纪70年代,馒头是山东人过春节走亲访友的珍贵礼物。而在小麦专家几十年的努力下,国人实现了面粉自由。“九五”期间,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仍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技术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累计推广应用3亿多亩,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
2016年4月20日,余松烈在山东泰安辞世,弥留之际,他仍念叨“等身体好了,我还要下田”。
为国家培养人才
余松烈曾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也曾获奖无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齐鲁时代楷模”等等,但他从不拿专家架子,一生以老农民自居,立下“农田三不原则”,在农田中,开到脚下的汽车不坐;推到手边的自行车不骑;农田生活中不接受特殊照顾,到哪都和农民打成一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创办滕县“五七”农大,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带动了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1996年6月26日,喜获丰收的滕州市120万农民派两位农民代表王其金、韩敬田专程到山东农业大学,赠予余松烈一枚刻有“科技兴农,功勋卓著”的金质“丰收”勋章,表达他们由衷的感激。
在余松烈67年的教师生涯中,他著述丰硕,桃李芬芳,为国家“栽培”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他亲手培养出了两名院士和数十位博士,其中就包括我国第一位花生栽培研究方向的博士李向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和中国工程院于振文院士等小麦专家都曾师从余松烈。更是培养了一批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县市农业部门的业务骨干。
“一生情怀系麦浪,半世心血满粮仓”。余松烈将爱国爱民的情怀根植于土地,他未曾出过洋、留过学,全靠自己脚踏实地摸索研究,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汇聚入新中国的奋斗史,为天下粮仓创下人间奇迹。

麦田守望者——余松烈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
作者:彭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小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少有人知,有一位宁波人,吃着稻米长大,却操上了小麦的心,为小麦的科学栽培吃了一辈子的“土”,被誉为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他就是余松烈院士。

余松烈
人生的两次重要选择
为兴农报国奋发读书。1921年3月,余松烈出生于慈溪庄桥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没吃过苦。家境优裕的他,从宁波中学毕业后来到南京求学,即将升高三。但是,七七事变后,日军从8月开始对南京进行猛烈轰炸,余松烈被炮火中断了学业。1937年秋季的一天,余松烈和家人逃到江苏吴兴乡下的山区躲避战乱,在逃难的这几个月,他和家人吃足了苦头,既体会到无米之炊的饥饿煎熬,也亲眼目睹了农民“靠天吃饭”的艰辛困苦,懵懂少年的内心波澜轩然。
生于动荡年代,个人的成长选择注定与家国命运密不可分。
1938年,他和家人避难来到上海,先后进入上海私立致用大学农学院和新迁入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农学专业基础课,兴农报国的种子在内心萌芽,他开始发奋读书。
农学要理论结合实践,然而当时的上海根本没有让他们实践的机会。余松烈和好友邵霖生等人于是又考入来沪招生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41年春,他们穿过重重日伪封锁线,来到位于福建邵武的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种地虽然要靠天吃饭,但更离不开育种、施肥、栽培等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管理,遗传育种、土壤化肥……在多位良师的指点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农学知识。
扎根北方的麦田。1942年以优秀的成绩从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余松烈一直从事于农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946年,他在父兄亲友出资下创办了上海新农出版社,专门出版农业类书籍,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然而出版经营已步入正轨时,1949年9月,28岁的余松烈辞去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北上山东济南,来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工作。
是什么让他舍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寻求发展?
原来在上海军管会组织的一次赴山东的考察活动中,好友邵霖生向时任山东省实业厅副厅长兼山东农学院院长的耿光波推荐了他,不久,耿光波亲赴上海和余松烈等人恳谈。大丈夫思报国,他毅然来到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工作,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对小麦高产理论的研究探索。从此,这个钟爱白米饭的南方人扎根于此,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
一生不懈的追求
仓禀实,天下安。吃饭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中国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提高粮食的亩产,对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950年秋,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基地,育成两个小麦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在和农民下田过程中,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技术,使小麦增产10%。1956年,余松烈出席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获得“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有“齐鲁粮仓”之称的山东滕县(现滕州市,县级市),也是墨子、鲁班故里。1974年3月,余松烈带领学生到滕县龙阳公社进行生产实习,结束后他主动要求留在滕县农村继续劳动锻炼。当时,全国各地以“大肥大水大播量”栽培的高产麦田倒伏现象日趋严重。他决心另辟蹊径,攻克小麦高产难关。
他坚持下田蹲点,足迹遍布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对全县小麦情况了如指掌。秋播时他指导农民在小麦栽培管理上实行“六改”,包括改品种、降播量、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增加行距、改施肥等,从多个环节提升小麦的生长环境,创立了著名的“冬小麦精播高产理论”的雏形,又不断验证完善。
1975年夏收,当地82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57.5公斤,并出现500公斤地块209亩。而当时,山东小麦平均亩产不到180公斤。
1975年秋播,余松烈选择姜屯公社黄庄大队,亲自进行人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麦收时亩产达到638公斤,创下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纪录,这项成果也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他在攀“高”的路上从未停步。他研制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亩产接连刷新600公斤、700公斤,进入80岁后,余松烈又创新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和相应的播种机械,把目标定在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上。2010年,90岁高龄的他依然会到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攻关田下地考察。2014年,他任技术指导的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
曾经,面粉是一种稀缺资源,上世纪70年代,馒头是山东人过春节走亲访友的珍贵礼物。而在小麦专家几十年的努力下,国人实现了面粉自由。“九五”期间,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仍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的十项农业技术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累计推广应用3亿多亩,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
2016年4月20日,余松烈在山东泰安辞世,弥留之际,他仍念叨“等身体好了,我还要下田”。
为国家培养人才
余松烈曾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也曾获奖无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齐鲁时代楷模”等等,但他从不拿专家架子,一生以老农民自居,立下“农田三不原则”,在农田中,开到脚下的汽车不坐;推到手边的自行车不骑;农田生活中不接受特殊照顾,到哪都和农民打成一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创办滕县“五七”农大,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带动了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1996年6月26日,喜获丰收的滕州市120万农民派两位农民代表王其金、韩敬田专程到山东农业大学,赠予余松烈一枚刻有“科技兴农,功勋卓著”的金质“丰收”勋章,表达他们由衷的感激。
在余松烈67年的教师生涯中,他著述丰硕,桃李芬芳,为国家“栽培”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他亲手培养出了两名院士和数十位博士,其中就包括我国第一位花生栽培研究方向的博士李向东。中国科学院院士、“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和中国工程院于振文院士等小麦专家都曾师从余松烈。更是培养了一批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县市农业部门的业务骨干。
“一生情怀系麦浪,半世心血满粮仓”。余松烈将爱国爱民的情怀根植于土地,他未曾出过洋、留过学,全靠自己脚踏实地摸索研究,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汇聚入新中国的奋斗史,为天下粮仓创下人间奇迹。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