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宁波档案
近代西方文献中的宁波《中国丛报》中的宁波(九)
旧时宁波的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24-04-1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作者:田力
春节,也即农历新年,为一年的岁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热闹的传统佳节,也是欢乐祥和、亲人团聚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从岁末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一般至少要到过完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此期间,还有极为丰富的节庆习俗,如:置办年货、祭灶、扫尘、做年糕、贴春联、祭祖、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游神、庙会、拜年等一系列活动。英国人美魏茶是在1842年的年底到达宁波,没过多久便是道光廿三年(1843)的春节。他在宁波完整地度过了这个欢快喜庆、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也详实地记载下他的观察与经历。美魏茶发现,在腊月里,“商人们清理他们的账目,这被叫做‘还账’。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开始,所有的政府机关休息一个月,这被称为‘封印’。”他还介绍了宁波人在年前的各项准备:
农历腊月二十三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神,这种仪式被称为“祭灶”。通常用放在烤炉上方壁龛内的一小张画像或者是一副草图来代表这位守护神。在这个日子里,要将过去十二个月里积在神像上的灰尘全部清除掉。人们认为他会在第二天上到天庭,去参加神仙大会,并且报告其所保护的家庭在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他要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百姓们还认为,众神会在二十四日造访人间,一直要待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因为这个缘故,人们要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保持整洁。特别是要注意在这段神圣的时间里,地面不会被尿液或者粪便污染。打扫房间的这个活动被称为“掸尘”,即擦去灰尘之意。在年末的这段日子里,除了这些特别的活动,还通常要在爆竹声中,向保护神献祭供品。这被称作“谢年”,或者叫“送年”,向神仙们在过去一年里展现的仁慈表示感谢。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常用的短语,即“辞岁”,但这种表达仅适用于朋友间的祝贺。
今天是最后一天,即道光廿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整座城市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人们从一家店铺跑到另一家店铺,把之前欠的或被欠的旧账结清;一些人正带着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所备的年货,回农村老家与亲人团聚;而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回到市镇上,与他们的亲戚朋友一起共度假日。零售商店里挤满了顾客,因为此时商家们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存货销售出去,所以能为消费者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在这节前的24小时内,资金的流量极为巨大。很多店家也会延长营业时间,一般会迟1个小时。在一年中仅此一天,百货商店会开放至午夜甚至更晚,依然灯火通明、熙来攘往。
除夕之夜,美魏茶受邀来到宁波人家中过节,这也让他得以近距离体验中国人在除旧迎新之际所进行的祭神、祭祖活动:
张大夫邀请我去他家中度过前半夜。我因为有机会能在旧年即将结束之时观察中国人家中所举行的仪式,便欣然接受了邀请。只有我本人和我的教师受邀到其家中。所有家庭成员都穿上了他们最好的衣服。我们晚上七点到的,主室此时已是灯火明亮,显得极为雅致。家具看上去也尤为干净、整洁。在房屋中央摆放着一张桌子,但在这个时刻,它的作用被提升,成为用来进行祭祀礼仪的祭桌。在祭桌上方摆着一张高背椅,椅背后悬挂着三幅卷轴画,每幅画都是用粗简的线条所绘,代表着“三天三宝上帝”,这一尊贵的称谓用来指代道教的主要神祗——玉皇。
在这些粗糙的画像前面,分别放置着三个茶杯和三个酒杯。这样的祭品在中国人的偶像前面,常常都是三个一组。再前面是十二个酒杯,代表了一年里的十二个月。从祭桌上方代表神祗所坐的位置往下看,祭品的布置顺序如下:
第一排是干果,包括花生、核桃、桂圆和红枣;第二排是鲜果,包括桔子、甘蔗、橄榄和荸荠;第三排是一些简单的、未经调味的素食,包括烤的、生的或者煮熟的蛋糕,配竹笋的豆面;第四排是两边各插有一支蜡烛的香盒;第五排是豆面、酒、盐和大蒜;第六排是牺牲品,由称之为“福礼”的肉类祭品所组成。通常有三种,在浙江是鱼、猪肉、家禽;尽管按照《康熙字典》的说法,是牛肉、羊肉和猪肉,但有时也会有五种,即牛肉、羊肉、猪肉、鱼和家禽;第七排是两小碟糖;第八排是两盘堆积着的年糕;第九排是大酒杯;第十排是两支装饰精美的红蜡烛。
在桌脚之下、地板之上,铺着一层红色的软垫,礼拜者跪在上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这个家庭年长的主人在祭桌前反复下跪,庄严地磕头,保持跪的姿势长达几分钟,他的眼睛看着地面,嘴唇蠕动着,就像是在“默祷”。这是我目前所见中国人所进行的最虔诚的祭拜活动。当他的儿子完成磕头后,挂在椅背后的三幅神像画被拿到外面,与一堆银箔一起被烧掉,同时还伴有三声巨型炮仗的爆响声。一杯混合着“福礼”的酒被洒在屋顶,是为了向半神半人的神农氏表示感谢,正是他教民烹煮食物,不再茹毛饮血,赤身裸体。然而,这个最终仪式的意义完全微不足道。在此之后,又向厨房里的灶神献上贡品,因为中国人想象他在这个夜晚从天庭回来了。神像看起来很干净,被两三根蜡烛照得闪闪发亮,在像前还摆了六碟素食。……
美魏茶又讲述了守岁、拜年等习俗。有趣的是,他虽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却有一些不速之客前来拜年:
1月30日  人们“坐在家中”——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宁波,这种庆祝方式被称作“守岁”,也叫“守爹娘完存”,意为“守护父亲和母亲,确保他们的安全”。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坐着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混合着糖、酒和水的新年糕饼(指年糕——译者注);破晓时分,人们外出并以如下顺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第一,家神;第二,祖先;第三,父母;第四,城隍;第五,兄弟姊妹;第六,亲朋好友。这一天的规矩是:孩子们跪拜父母,仆人跪拜主人,下级跪拜上级;父母对孩子,主人对仆人,下级对上级则给予钱、玩具、食品等礼物;地位平等的朋友彼此间都是最谦虚、最俯就、最顺从的;熟人之间应该比平时更加殷勤、礼貌。在此时互致问候被称为“拜年”或者“拜岁”。
在持续数天的节日期间,我都被不受欢迎的拜访所困扰。这些人来访并非出于友谊的缘故,而是为了钱财;然而,如果让一个可怜的家伙空手而归,这种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残忍和不可原谅的。
在最初的两三天,除了一些算命摊和水果摊还在营业外,没有其他商店开门。所以你得准备足够一段时间食用的、新鲜的和腌制的食物。曾有一两位英国绅士在春节期间访问宁波,由于对这一传统一无所知,他们很难获得足够的生活必需品。
从正月的第一天到月底,整个城市到处是锣鼓声、琴弦声、鞭炮声;到处是宴饮、赌博和演戏。在新年开始的头十天或者十二天里,人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任何商店或客栈在开业前,都会选定一个吉日。在正月二十,官府开始办公,这被称为“开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隆重的传统节日。美魏茶描写了宁波人在立春前后举行的迎春仪式和鞭春牛活动:
2月3日  由于明天就是“立春”节气,或者说是春天的开始。引入春天抑或说与春天相遇的典礼(即“迎春”)在今天举行。宁波城里的政府官员一大早就离开各自的住处,向东门进发。据说,春天来自东方,夏天来自南方,秋天来自西方,而冬天来自北方。迎春的队伍一直延伸到江对岸的郊区。在那里有一座带有开阔空地的大型建筑。成群结队来观看表演的人数极为庞大,而主要演员就是知府,这是他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所祭祀的神祗是“春天之神”,或者叫“芒神”。在那里还有一头用纸做的、五颜六色的牛,也受到人们的敬拜。它们被正式地迎入这里,在经过一系列幼稚的仪式之后,官员们坐下来相互喝酒。
在有些地方(因为各地的风俗不会完全一致),首席长官会在第二天用鞭子抽打那头毫无知觉的公牛。这种仪式叫做“鞭春”,预示着春天的劳作即将开始,而牛必须去犁地。鞭打这个可怜牲畜的行动也是一个让旁观者们冲上来的信号,他们将这头纸牛撕成碎片带回各自家中,因为相信牛是一种带来幸运的动物。
到了2月11日,即农历正月十三,美魏茶介绍“这是元宵节开始的日子,一般会持续5、6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宁波城的所有地方都张灯结彩,被装饰得光彩夺目。人们成群结队地上街游览,观赏色彩斑斓的花灯,或是忙着放鞭炮和烟花,又或是展示各种新颖独特的焰火。这被称为‘上灯’。而正月十五的夜晚则是狂欢之夜,人们纷纷展出各种彩灯,争奇斗胜,谓之‘赛灯’。”

近代西方文献中的宁波《中国丛报》中的宁波(九)旧时宁波的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24-04-10 来源:
作者:田力
春节,也即农历新年,为一年的岁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热闹的传统佳节,也是欢乐祥和、亲人团聚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从岁末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一般至少要到过完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此期间,还有极为丰富的节庆习俗,如:置办年货、祭灶、扫尘、做年糕、贴春联、祭祖、年夜饭、守岁、压岁钱、游神、庙会、拜年等一系列活动。英国人美魏茶是在1842年的年底到达宁波,没过多久便是道光廿三年(1843)的春节。他在宁波完整地度过了这个欢快喜庆、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也详实地记载下他的观察与经历。美魏茶发现,在腊月里,“商人们清理他们的账目,这被叫做‘还账’。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开始,所有的政府机关休息一个月,这被称为‘封印’。”他还介绍了宁波人在年前的各项准备:
农历腊月二十三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神,这种仪式被称为“祭灶”。通常用放在烤炉上方壁龛内的一小张画像或者是一副草图来代表这位守护神。在这个日子里,要将过去十二个月里积在神像上的灰尘全部清除掉。人们认为他会在第二天上到天庭,去参加神仙大会,并且报告其所保护的家庭在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他要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百姓们还认为,众神会在二十四日造访人间,一直要待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因为这个缘故,人们要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保持整洁。特别是要注意在这段神圣的时间里,地面不会被尿液或者粪便污染。打扫房间的这个活动被称为“掸尘”,即擦去灰尘之意。在年末的这段日子里,除了这些特别的活动,还通常要在爆竹声中,向保护神献祭供品。这被称作“谢年”,或者叫“送年”,向神仙们在过去一年里展现的仁慈表示感谢。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常用的短语,即“辞岁”,但这种表达仅适用于朋友间的祝贺。
今天是最后一天,即道光廿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整座城市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人们从一家店铺跑到另一家店铺,把之前欠的或被欠的旧账结清;一些人正带着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所备的年货,回农村老家与亲人团聚;而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回到市镇上,与他们的亲戚朋友一起共度假日。零售商店里挤满了顾客,因为此时商家们的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存货销售出去,所以能为消费者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在这节前的24小时内,资金的流量极为巨大。很多店家也会延长营业时间,一般会迟1个小时。在一年中仅此一天,百货商店会开放至午夜甚至更晚,依然灯火通明、熙来攘往。
除夕之夜,美魏茶受邀来到宁波人家中过节,这也让他得以近距离体验中国人在除旧迎新之际所进行的祭神、祭祖活动:
张大夫邀请我去他家中度过前半夜。我因为有机会能在旧年即将结束之时观察中国人家中所举行的仪式,便欣然接受了邀请。只有我本人和我的教师受邀到其家中。所有家庭成员都穿上了他们最好的衣服。我们晚上七点到的,主室此时已是灯火明亮,显得极为雅致。家具看上去也尤为干净、整洁。在房屋中央摆放着一张桌子,但在这个时刻,它的作用被提升,成为用来进行祭祀礼仪的祭桌。在祭桌上方摆着一张高背椅,椅背后悬挂着三幅卷轴画,每幅画都是用粗简的线条所绘,代表着“三天三宝上帝”,这一尊贵的称谓用来指代道教的主要神祗——玉皇。
在这些粗糙的画像前面,分别放置着三个茶杯和三个酒杯。这样的祭品在中国人的偶像前面,常常都是三个一组。再前面是十二个酒杯,代表了一年里的十二个月。从祭桌上方代表神祗所坐的位置往下看,祭品的布置顺序如下:
第一排是干果,包括花生、核桃、桂圆和红枣;第二排是鲜果,包括桔子、甘蔗、橄榄和荸荠;第三排是一些简单的、未经调味的素食,包括烤的、生的或者煮熟的蛋糕,配竹笋的豆面;第四排是两边各插有一支蜡烛的香盒;第五排是豆面、酒、盐和大蒜;第六排是牺牲品,由称之为“福礼”的肉类祭品所组成。通常有三种,在浙江是鱼、猪肉、家禽;尽管按照《康熙字典》的说法,是牛肉、羊肉和猪肉,但有时也会有五种,即牛肉、羊肉、猪肉、鱼和家禽;第七排是两小碟糖;第八排是两盘堆积着的年糕;第九排是大酒杯;第十排是两支装饰精美的红蜡烛。
在桌脚之下、地板之上,铺着一层红色的软垫,礼拜者跪在上面。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这个家庭年长的主人在祭桌前反复下跪,庄严地磕头,保持跪的姿势长达几分钟,他的眼睛看着地面,嘴唇蠕动着,就像是在“默祷”。这是我目前所见中国人所进行的最虔诚的祭拜活动。当他的儿子完成磕头后,挂在椅背后的三幅神像画被拿到外面,与一堆银箔一起被烧掉,同时还伴有三声巨型炮仗的爆响声。一杯混合着“福礼”的酒被洒在屋顶,是为了向半神半人的神农氏表示感谢,正是他教民烹煮食物,不再茹毛饮血,赤身裸体。然而,这个最终仪式的意义完全微不足道。在此之后,又向厨房里的灶神献上贡品,因为中国人想象他在这个夜晚从天庭回来了。神像看起来很干净,被两三根蜡烛照得闪闪发亮,在像前还摆了六碟素食。……
美魏茶又讲述了守岁、拜年等习俗。有趣的是,他虽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却有一些不速之客前来拜年:
1月30日  人们“坐在家中”——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宁波,这种庆祝方式被称作“守岁”,也叫“守爹娘完存”,意为“守护父亲和母亲,确保他们的安全”。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人们坐着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混合着糖、酒和水的新年糕饼(指年糕——译者注);破晓时分,人们外出并以如下顺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第一,家神;第二,祖先;第三,父母;第四,城隍;第五,兄弟姊妹;第六,亲朋好友。这一天的规矩是:孩子们跪拜父母,仆人跪拜主人,下级跪拜上级;父母对孩子,主人对仆人,下级对上级则给予钱、玩具、食品等礼物;地位平等的朋友彼此间都是最谦虚、最俯就、最顺从的;熟人之间应该比平时更加殷勤、礼貌。在此时互致问候被称为“拜年”或者“拜岁”。
在持续数天的节日期间,我都被不受欢迎的拜访所困扰。这些人来访并非出于友谊的缘故,而是为了钱财;然而,如果让一个可怜的家伙空手而归,这种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残忍和不可原谅的。
在最初的两三天,除了一些算命摊和水果摊还在营业外,没有其他商店开门。所以你得准备足够一段时间食用的、新鲜的和腌制的食物。曾有一两位英国绅士在春节期间访问宁波,由于对这一传统一无所知,他们很难获得足够的生活必需品。
从正月的第一天到月底,整个城市到处是锣鼓声、琴弦声、鞭炮声;到处是宴饮、赌博和演戏。在新年开始的头十天或者十二天里,人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任何商店或客栈在开业前,都会选定一个吉日。在正月二十,官府开始办公,这被称为“开印”。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隆重的传统节日。美魏茶描写了宁波人在立春前后举行的迎春仪式和鞭春牛活动:
2月3日  由于明天就是“立春”节气,或者说是春天的开始。引入春天抑或说与春天相遇的典礼(即“迎春”)在今天举行。宁波城里的政府官员一大早就离开各自的住处,向东门进发。据说,春天来自东方,夏天来自南方,秋天来自西方,而冬天来自北方。迎春的队伍一直延伸到江对岸的郊区。在那里有一座带有开阔空地的大型建筑。成群结队来观看表演的人数极为庞大,而主要演员就是知府,这是他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所祭祀的神祗是“春天之神”,或者叫“芒神”。在那里还有一头用纸做的、五颜六色的牛,也受到人们的敬拜。它们被正式地迎入这里,在经过一系列幼稚的仪式之后,官员们坐下来相互喝酒。
在有些地方(因为各地的风俗不会完全一致),首席长官会在第二天用鞭子抽打那头毫无知觉的公牛。这种仪式叫做“鞭春”,预示着春天的劳作即将开始,而牛必须去犁地。鞭打这个可怜牲畜的行动也是一个让旁观者们冲上来的信号,他们将这头纸牛撕成碎片带回各自家中,因为相信牛是一种带来幸运的动物。
到了2月11日,即农历正月十三,美魏茶介绍“这是元宵节开始的日子,一般会持续5、6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宁波城的所有地方都张灯结彩,被装饰得光彩夺目。人们成群结队地上街游览,观赏色彩斑斓的花灯,或是忙着放鞭炮和烟花,又或是展示各种新颖独特的焰火。这被称为‘上灯’。而正月十五的夜晚则是狂欢之夜,人们纷纷展出各种彩灯,争奇斗胜,谓之‘赛灯’。”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