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业内动态
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差异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参观学校博物馆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了开发校史档案的重要意义,应引起我国各高校档案馆对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重视。
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外高校档案部门比较重视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美国各高校在校史档案开发方面成果较为显著。因此,本文重点比较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部门提供参考。

一、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主要差异

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发目标和参与主体两个方面。
在开发目标上,我国多为助力开展学习教育,美国多为构建记忆。我国高校将校史档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素材,通过校史档案开发服务中心大局,突出了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政治站位,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如贵州民族大学通过深入挖掘校史档案资料并举办校史档案展,以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呈现出学校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弘扬百年党史中蕴藏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美国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构建学校记忆。如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校园生活相关档案,建立该校疫情期间相关活动的时间轴并举办在线展览,构建疫情期间的学校记忆。
在参与主体上,我国以校内各部门参与为主,美国则注重社会力量参与。中美高校均注重通过多方合作开展校史档案开发工作,但参与主体存在差异。我国高校常常是由档案馆联合校内其他部门开发校史档案,社会力量较少参与其中。如2019年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举办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校史馆还与清华大学电视台合作录制“档案背后的学风故事”系列短片。美国高校校史档案开发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有的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校史档案研究,如美国莱特州立大学特藏部和档案馆邀请30名当地高三学生利用校史档案开展校史和当地历史研究,形成丰富的校史档案开发成果;有的积极吸纳校友为校史档案开发贡献资金,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友史密斯夫妇向该校档案馆捐款,以支持开发校史档案、举办馆藏档案展览。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吸纳社会力量多途径参与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举措,既让校友等社会力量为高校校史档案开发贡献了人力、资金等资源,又构建起校内校外沟通桥梁,达到凝聚校友力量和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

二、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差异的成因

调研发现,导致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档案部门职责定位和工作理念不同。
职责差异导致开发目标不同。我国高校高度重视思政工作。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档案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有责任服务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因此,我国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更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思政导向。美国高校档案部门更侧重于传承学校历史以及建设和宣传校园文化,更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文化教育和构建社会记忆方面的功能,以加强与师生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理念差异导致档案开发参与主体不同。我国高校档案馆更多坚持独立开发、自力更生,将自身的人力、物力作为档案开发的工作主体。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则拥有吸纳社会资源的丰富经验。如美国圣爱德华大学的档案部门从2016年起开始申请并接受捐赠款用于校报的数字化加工。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将社会力量视作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校史开发的手段也较为多元,各类资源获取渠道较为广泛。这些差异造成了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参与主体的不同。

三、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差异的启示

我国高校档案馆在校史档案开发方面要与外界加强联系,兼顾“走出去”与“引进来”。
以实现校史档案多元价值为目标,推动校史档案开发“走出去”。我国高校档案馆应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文化、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推动校史档案开发及其成果走出档案馆。一方面,将校史档案开发与校园生活相结合,立足于师生、校友的兴趣需求开发校史档案。如美国麦克莱斯特大学档案部门基于学生的兴趣与利用需求开发的年鉴档案成为最受校友欢迎的藏品之一。这启示我国高校档案馆的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应满足师生、校友回忆个人经历的需求,搭建起师生、校友与学校之间的精神桥梁。另一方面,向社会输出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如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面向社区举办开放日,让社会公众参观校史档案开发成果。这启示我国高校档案馆可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发挥档案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向社会输出优质文化成果,发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总之,高校档案馆应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多元价值,积极开发出师生、校友甚至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校史档案成果,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以吸纳外部力量参与为倡导手段,实现校史档案开发“引进来”。我国高校档案馆可将吸纳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倡导手段多途径吸纳资源。如我国西南大学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深入研究校史档案,撰写英雄校友故事,由学生在“校史之夜”晚会上以朗诵、舞台剧等方式讲述这些故事。这不仅让学生深度学习校史并直观感受档案工作,更丰富了校史档案的开发和服务形式。又如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基于档案馆提供的校史档案资料打造了VR校史馆,引起广泛关注。档案馆融入其他专业课程的举措,既丰富了其他专业的教学素材,又为校史档案开发吸纳了技术资源。
校史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历史记录,也是高校发展致远的文化源泉。我国高校档案馆一方面应立足自身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的优势,充分挖掘校史档案中的思政元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多元价值,树立倡导思维,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校史档案开发工作中与外界加强沟通协作,拓展资源渠道,推动高校档案工作走进师生生活、走出校园,进而助力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4日 总第3865期 第三版 作者:管清潆)

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差异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并参观学校博物馆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了开发校史档案的重要意义,应引起我国各高校档案馆对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重视。
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外高校档案部门比较重视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美国各高校在校史档案开发方面成果较为显著。因此,本文重点比较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部门提供参考。

一、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主要差异

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发目标和参与主体两个方面。
在开发目标上,我国多为助力开展学习教育,美国多为构建记忆。我国高校将校史档案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素材,通过校史档案开发服务中心大局,突出了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政治站位,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如贵州民族大学通过深入挖掘校史档案资料并举办校史档案展,以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呈现出学校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弘扬百年党史中蕴藏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美国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构建学校记忆。如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校园生活相关档案,建立该校疫情期间相关活动的时间轴并举办在线展览,构建疫情期间的学校记忆。
在参与主体上,我国以校内各部门参与为主,美国则注重社会力量参与。中美高校均注重通过多方合作开展校史档案开发工作,但参与主体存在差异。我国高校常常是由档案馆联合校内其他部门开发校史档案,社会力量较少参与其中。如2019年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举办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校史馆还与清华大学电视台合作录制“档案背后的学风故事”系列短片。美国高校校史档案开发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有的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校史档案研究,如美国莱特州立大学特藏部和档案馆邀请30名当地高三学生利用校史档案开展校史和当地历史研究,形成丰富的校史档案开发成果;有的积极吸纳校友为校史档案开发贡献资金,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友史密斯夫妇向该校档案馆捐款,以支持开发校史档案、举办馆藏档案展览。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吸纳社会力量多途径参与校史档案开发工作的举措,既让校友等社会力量为高校校史档案开发贡献了人力、资金等资源,又构建起校内校外沟通桥梁,达到凝聚校友力量和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

二、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差异的成因

调研发现,导致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档案部门职责定位和工作理念不同。
职责差异导致开发目标不同。我国高校高度重视思政工作。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档案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有责任服务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因此,我国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更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思政导向。美国高校档案部门更侧重于传承学校历史以及建设和宣传校园文化,更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文化教育和构建社会记忆方面的功能,以加强与师生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理念差异导致档案开发参与主体不同。我国高校档案馆更多坚持独立开发、自力更生,将自身的人力、物力作为档案开发的工作主体。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则拥有吸纳社会资源的丰富经验。如美国圣爱德华大学的档案部门从2016年起开始申请并接受捐赠款用于校报的数字化加工。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将社会力量视作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校史开发的手段也较为多元,各类资源获取渠道较为广泛。这些差异造成了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参与主体的不同。

三、中美高校校史档案开发差异的启示

我国高校档案馆在校史档案开发方面要与外界加强联系,兼顾“走出去”与“引进来”。
以实现校史档案多元价值为目标,推动校史档案开发“走出去”。我国高校档案馆应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在文化、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推动校史档案开发及其成果走出档案馆。一方面,将校史档案开发与校园生活相结合,立足于师生、校友的兴趣需求开发校史档案。如美国麦克莱斯特大学档案部门基于学生的兴趣与利用需求开发的年鉴档案成为最受校友欢迎的藏品之一。这启示我国高校档案馆的校史档案开发工作应满足师生、校友回忆个人经历的需求,搭建起师生、校友与学校之间的精神桥梁。另一方面,向社会输出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如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面向社区举办开放日,让社会公众参观校史档案开发成果。这启示我国高校档案馆可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校史档案开发成果,发挥档案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向社会输出优质文化成果,发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总之,高校档案馆应注重发挥校史档案多元价值,积极开发出师生、校友甚至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校史档案成果,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以吸纳外部力量参与为倡导手段,实现校史档案开发“引进来”。我国高校档案馆可将吸纳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倡导手段多途径吸纳资源。如我国西南大学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深入研究校史档案,撰写英雄校友故事,由学生在“校史之夜”晚会上以朗诵、舞台剧等方式讲述这些故事。这不仅让学生深度学习校史并直观感受档案工作,更丰富了校史档案的开发和服务形式。又如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基于档案馆提供的校史档案资料打造了VR校史馆,引起广泛关注。档案馆融入其他专业课程的举措,既丰富了其他专业的教学素材,又为校史档案开发吸纳了技术资源。
校史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历史记录,也是高校发展致远的文化源泉。我国高校档案馆一方面应立足自身兼具政治性与文化性的优势,充分挖掘校史档案中的思政元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多元价值,树立倡导思维,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校史档案开发工作中与外界加强沟通协作,拓展资源渠道,推动高校档案工作走进师生生活、走出校园,进而助力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2年8月4日 总第3865期 第三版 作者:管清潆)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