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王琼波转到档案岗位时,对新工作一无所知,为了能够尽快熟悉业务,她在工作中认真摸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行请教,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凭借这份“较真”,她不但入“门”了,而且迅速适应。在积极学习的同时,她双管齐下,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对建校前8年的档案重新梳理,将原有五大门类的档案按高校档案分类方案调整至十大门类。2008年学校升本,档案数量增速明显,她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推行部门立卷制度,经过不断努力,学校档案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2021年成立学院档案馆。
2012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较早启动档案信息化工作,面对新挑战,王琼波丝毫没有畏惧退缩心理,经过大量调研比对,采购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发布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扫描仪等,至2021年底,已完成档案数字化500多万页,数据登记备份2280GB。她以数字化成果助力档案服务,开设网上信息服务,利用档案网站发布编研成果,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推出16个特色档案数据库,2015年底投入使用至今,利用人数已达到4万余人次;在钉钉工作平台上推出网上借阅服务,2019年投入使用至今,利用人数已达到1500余人次,有效提升全体师生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王琼波始终把档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起点,为了迅速提升兼职档案员的业务能力水平,自2015年起,针对兼职档案员的工作性质、年龄结构、专业背景、流动性强等问题,她创新工作方式,提出了“结对子”“动态跟踪服务”“多样式、小班化”等实施策略,营造了“互帮互助,共同进退”的工作氛围。同时,为了稳定档案队伍,她多次频繁与学校沟通,畅通档案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允许符合条件的兼职档案员申报档案专业技术职称;制定并实施《二级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技能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评优奖惩相结合;将岗聘期间业务考核优秀的列为职称晋升条件之一,如在岗聘期间业务考核不合格,则予以岗聘降级或直接不予聘用,从而引领整个兼职档案员队伍全面健康发展。
在岗多年的王琼波深知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联动影响。自2018年起,努力把好收集关、质量关、验收关,成为她着力开展的重点工作。针对学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部门之间职能互换、岗位调动频繁,到了归档期,材料落实就有困难的情况,她提出定期调整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求各部门落实一份文件、一个活动、一次会议的材料责任人,内容、责任人调整须经部门负责人和主管校领导签字审核,从而切实保证材料的齐全完整。质量上以《行政工作日常考核实施方案》为抓手,实行清单问责制和过程性考核,在归档验收中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单,要求其限期进行纠正,如逾期未整改,则认定其所在部门档案工作出现失误,并列入该部门行政工作日常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与该部门绩效奖惩挂钩。这样的做法使档案资料得以保存完好,使重要历史记忆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