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要闻>专题专栏>主题征文
一等奖:象山县档案馆 包丽鑫 悠悠文墨贯古今 聆听时空回音——民国玉泉盐场档案的自白书
发布时间:2023-05-31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象山县档案馆 包丽鑫

   

  我出生于1918年民国年间,自小生活在海边,成长于海洋盐业世家,经历了一个风雨飘摇、战乱频频的年代。岁月静静流淌,悄无声息,而我成为了时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经年累月,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沉寂了漫长的光阴,终于重获新颜,走出深闺。

  无虏到来传炮火,炮火雷飞箭星落

  1941年4月19日,为了夺取宁波以南石浦出产的飞机制造原料萤石,日军在我的家乡象山石浦等地登陆。正值青春壮年的我肩负盐场人事、财务、生产、运销等各类日常行政事务的信息和机密,成为了重要转移对象。先由象山石浦迁至宁海长街、沥洋、海头等处,经水车,赴往台州三门沙柳、桑洲等地,再经天台,由街头转至仙居,全程约200公里,一路翻山越岭,直面日军空袭,艰险万分。

  在逃亡途中,许多伙伴不顾个人安危,精心照顾我。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一位名叫韩宝兴的盐场职员,在撤退途中,遇到敌机“临空肆虐”,慌乱之中丢失了随身携带的行李,其本人更因受到惊吓而神志失常,而我也未能全身而退,支零破碎。在那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里,这并非个例。 1941年8月,盐场一位名叫华孝贤的临时秤放员收到上级命令,派他保护我前往天台。经历千难万险,同年9月,他顺利将我护送至天台,并寻觅了合适地方将我妥善安置。至此,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他乡之旅。

  云海苍苍,江水泱泱,千般过往,山高水长。宁绍战役82年后的今天,我回顾往昔,在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正是有了浙东各盐厂员工舍生忘死的保护,殚精竭虑的守护,才有了今天重获新生的我。昔人护我之功,今吾述诸于世人,愿其成史家之美谈,件件卷卷流万古,字字句句耀千秋。

  多年苦寒无人问 一朝出世天下知

  1949年,我被县政府(宁波军管会)顺利接管,暂得安全;1955年8日至1957年4月,我受象山县敌伪政治档案清理工作小组照顾,重整仪容仪表;1968年至1970年象山县“革委会”清档组通过重新梳理编目,为我换上了新衣裳;1982年3月从象山县公安局处象山县档案馆,从此安家落户,怡然自得,再未颠沛流离。

  时间似光,生命如烛。一年又一年我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自己逐渐衰弱,皮肤开始出现褶皱开裂,发黄长斑,急需进行抢救。所幸的是,照顾我的档案工作者们细心又专业,第一时间察觉到我的不对劲。在他们的极力争取下,1995年至1998年我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治疗期,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最终通过卷内目录、案卷目录的抄写、案卷裱糊、装订等手段全面康复,并经有关专家鉴定后,我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为人们的研究和编史修志提供帮助和服务。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我的主人象山县档案馆对我们这群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古董”再次进行了系统性检修,应该说是很荣幸,我成为了最先一批照顾对象,于是我看到了另一个崭新的“我”。据了解,这个“我”是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数字化加工的手段,对原始的我进行全身扫描复制出来的,她就像我的“孪生姊妹”。随后文件级条目录入,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这些新鲜的词汇一股脑儿的灌入,我疑惑,但我知道这样既可以保护原始的我,又方便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利用。

  2013年,我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0年,我又被列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夜深人静,独坐观心,我仿佛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身置浩瀚铅海,胸装史册万卷,我从历史中走来,赓续着红色血脉,我身怀海洋盐业内涵,承担着中华文明传承。

  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行

  2021年的一天,在我主人的引荐下,我见到了来自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的一大批学者,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久违的惊喜与期待。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远道而来探望我,一遍又一遍地将我翻阅,仿佛从我身上在找寻着什么,又好像是在透过我看着另一个遥远的世界,那个虽然过去已久,却是我熟悉的、无法也不想抹去的曾经。

  听这批学者讨论,他们将从盐业管理、盐业产销、盐业税收、盐业缉私和盐民社会等五个方面对我进行细致梳理和剖析,再结合各自专业领域,以建制沿革、经营体制、制盐仓储、组织人事、规章制度、盐务税政及刑事诉讼等内容为研究重点,统筹谋划、多点发力,充分发挥我所蕴含的盐业文化的独特优势,试图将我推向近代盐业研究舞台的中心。听着这些熟知的过往,我的内心激动又充盈,似乎回到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2022年7月21日,在我的见证下,象山县档案馆和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馆校合作、联合编研”的序幕。他们为我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先后在镇海、象山等地召开座谈研讨会8场次,采纳中山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20余条。他们在《中国档案报》为我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浙东海洋盐业档案,刊发关于我的研究成果30余篇,将我的故事一一向世人述说。他们为我拍摄视频、撰写文章《档案见证共富路——宁波象山老盐场开出新“盐花”》,分别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浏览量超7.9万人次,吸引学生群众赴象山花岙盐场基地研学旅游达上万人,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我、认识我、感受我,欣赏我,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原来,我的故事从未被遗忘,它经过岁月沉淀,依旧鲜活又闪亮。

  2023年4月,我迎来了我人生光辉夺目的一刻,在我的家乡象山,我的主人为我筹划了一场隆重的介绍会——“近代中国海洋盐业研究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25人应邀出席。他们在宁波大学历史系白斌博士等研究者的介绍下,认真聆听我的过往,详细了解我的历史,实地考察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并对我今后的成长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故人知我今何念,兴衰往复,皆不足为惧。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很庆幸,几十年前战火硝烟的年代,有人舍命相护,让我可以完整的保全;我也很幸运,抢抓了数字化改革的先机,今天能够以崭新的形象为世人服务;我更觉幸福,有这么一群兰台精英、学术专家为我谋划未来,得以充分挥我的余热。

  我每天都在暗暗窃喜,想象着我的主人为我绘制的美好蓝图。听说,他们将专门为我建立一个研究阵地,由我作为主讲人去讲述象山的“记忆故事”,现在暂命名为象山“记忆之馆”。听说,他们正在争取建全国性海洋盐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希望能够为象山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实现弯道赶超、跨越发展。我突然意识到,曾经一笔一画刻在骨头上的横竖撇捺,意义如此重大。

  凛冬散去,雪融草青。我和我那群民国小伙伴们又重新聚在一起,激烈地商讨着如何为主人的新书《象山记忆——玉泉盐场档“管窥”》添砖加瓦,我们不断去挖掘脑海深处的记忆,希望可以帮助主人更好地去描绘过去盐民的盐味人生,去讲述海洋盐业文化,去设计开发周边产品,去探索本地特色文旅。我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有太多关于海洋、关于海盐、关于盐民的故事,时序轮转,丹心永固,在这个海洋经济大时代,这些必将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我的主人非常有远见,他们早早的开始谋划和部署,希望通过以我的开发和研究为契机,建设宁波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和象山影视学院青马班思政“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平台。他们精准聚焦历史研究爱好者,希望培育档案志愿者队伍,凝聚共建合力,提升本土档案文化编研开发水平。我记录的文字,不再冰冷的只是出现在纸上,开始融入人们的血液,我传递的文化,也不再单调的让人失去兴趣,而是慢慢刻进人们的内心。馆库藏珍资治,翰墨飘香通鉴。

  2003年5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调研省档案馆,高瞻远瞩提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而今年,正式“三个走向”提出的20周年。“三个走向”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档案工作通向现代化的大门。

  2021年7月6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兰台虽小天地宽,尘埃落知泰山重。档案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据我所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他曾提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我既为所有档案工作者们高兴,能够被如此高度肯定,兰台虽小,知千秋功过;又无比庆幸自己可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珍视档案、重视历史的时代,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我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得世人护佑方保周全,因科技改革重获新生。我走过漫漫长路,留存记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我为经济社会助力,建言资政、推动高质量发展,我致力于文化宣教,育人育品、实现文化自信。历经沉浮,休戚与共,岁月失语,唯档能言。


一等奖:象山县档案馆 包丽鑫 悠悠文墨贯古今 聆听时空回音——民国玉泉盐场档案的自白书
发布时间:2023-05-31 来源:

  象山县档案馆 包丽鑫

   

  我出生于1918年民国年间,自小生活在海边,成长于海洋盐业世家,经历了一个风雨飘摇、战乱频频的年代。岁月静静流淌,悄无声息,而我成为了时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经年累月,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沉寂了漫长的光阴,终于重获新颜,走出深闺。

  无虏到来传炮火,炮火雷飞箭星落

  1941年4月19日,为了夺取宁波以南石浦出产的飞机制造原料萤石,日军在我的家乡象山石浦等地登陆。正值青春壮年的我肩负盐场人事、财务、生产、运销等各类日常行政事务的信息和机密,成为了重要转移对象。先由象山石浦迁至宁海长街、沥洋、海头等处,经水车,赴往台州三门沙柳、桑洲等地,再经天台,由街头转至仙居,全程约200公里,一路翻山越岭,直面日军空袭,艰险万分。

  在逃亡途中,许多伙伴不顾个人安危,精心照顾我。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一位名叫韩宝兴的盐场职员,在撤退途中,遇到敌机“临空肆虐”,慌乱之中丢失了随身携带的行李,其本人更因受到惊吓而神志失常,而我也未能全身而退,支零破碎。在那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里,这并非个例。 1941年8月,盐场一位名叫华孝贤的临时秤放员收到上级命令,派他保护我前往天台。经历千难万险,同年9月,他顺利将我护送至天台,并寻觅了合适地方将我妥善安置。至此,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他乡之旅。

  云海苍苍,江水泱泱,千般过往,山高水长。宁绍战役82年后的今天,我回顾往昔,在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正是有了浙东各盐厂员工舍生忘死的保护,殚精竭虑的守护,才有了今天重获新生的我。昔人护我之功,今吾述诸于世人,愿其成史家之美谈,件件卷卷流万古,字字句句耀千秋。

  多年苦寒无人问 一朝出世天下知

  1949年,我被县政府(宁波军管会)顺利接管,暂得安全;1955年8日至1957年4月,我受象山县敌伪政治档案清理工作小组照顾,重整仪容仪表;1968年至1970年象山县“革委会”清档组通过重新梳理编目,为我换上了新衣裳;1982年3月从象山县公安局处象山县档案馆,从此安家落户,怡然自得,再未颠沛流离。

  时间似光,生命如烛。一年又一年我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自己逐渐衰弱,皮肤开始出现褶皱开裂,发黄长斑,急需进行抢救。所幸的是,照顾我的档案工作者们细心又专业,第一时间察觉到我的不对劲。在他们的极力争取下,1995年至1998年我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治疗期,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最终通过卷内目录、案卷目录的抄写、案卷裱糊、装订等手段全面康复,并经有关专家鉴定后,我重新走进大众视野,为人们的研究和编史修志提供帮助和服务。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我的主人象山县档案馆对我们这群历经岁月洗礼的“老古董”再次进行了系统性检修,应该说是很荣幸,我成为了最先一批照顾对象,于是我看到了另一个崭新的“我”。据了解,这个“我”是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数字化加工的手段,对原始的我进行全身扫描复制出来的,她就像我的“孪生姊妹”。随后文件级条目录入,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这些新鲜的词汇一股脑儿的灌入,我疑惑,但我知道这样既可以保护原始的我,又方便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利用。

  2013年,我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20年,我又被列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夜深人静,独坐观心,我仿佛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身置浩瀚铅海,胸装史册万卷,我从历史中走来,赓续着红色血脉,我身怀海洋盐业内涵,承担着中华文明传承。

  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行

  2021年的一天,在我主人的引荐下,我见到了来自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的一大批学者,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久违的惊喜与期待。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远道而来探望我,一遍又一遍地将我翻阅,仿佛从我身上在找寻着什么,又好像是在透过我看着另一个遥远的世界,那个虽然过去已久,却是我熟悉的、无法也不想抹去的曾经。

  听这批学者讨论,他们将从盐业管理、盐业产销、盐业税收、盐业缉私和盐民社会等五个方面对我进行细致梳理和剖析,再结合各自专业领域,以建制沿革、经营体制、制盐仓储、组织人事、规章制度、盐务税政及刑事诉讼等内容为研究重点,统筹谋划、多点发力,充分发挥我所蕴含的盐业文化的独特优势,试图将我推向近代盐业研究舞台的中心。听着这些熟知的过往,我的内心激动又充盈,似乎回到了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2022年7月21日,在我的见证下,象山县档案馆和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馆校合作、联合编研”的序幕。他们为我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先后在镇海、象山等地召开座谈研讨会8场次,采纳中山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20余条。他们在《中国档案报》为我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浙东海洋盐业档案,刊发关于我的研究成果30余篇,将我的故事一一向世人述说。他们为我拍摄视频、撰写文章《档案见证共富路——宁波象山老盐场开出新“盐花”》,分别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浏览量超7.9万人次,吸引学生群众赴象山花岙盐场基地研学旅游达上万人,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我、认识我、感受我,欣赏我,更好地触摸过往、感知历史。原来,我的故事从未被遗忘,它经过岁月沉淀,依旧鲜活又闪亮。

  2023年4月,我迎来了我人生光辉夺目的一刻,在我的家乡象山,我的主人为我筹划了一场隆重的介绍会——“近代中国海洋盐业研究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25人应邀出席。他们在宁波大学历史系白斌博士等研究者的介绍下,认真聆听我的过往,详细了解我的历史,实地考察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并对我今后的成长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故人知我今何念,兴衰往复,皆不足为惧。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很庆幸,几十年前战火硝烟的年代,有人舍命相护,让我可以完整的保全;我也很幸运,抢抓了数字化改革的先机,今天能够以崭新的形象为世人服务;我更觉幸福,有这么一群兰台精英、学术专家为我谋划未来,得以充分挥我的余热。

  我每天都在暗暗窃喜,想象着我的主人为我绘制的美好蓝图。听说,他们将专门为我建立一个研究阵地,由我作为主讲人去讲述象山的“记忆故事”,现在暂命名为象山“记忆之馆”。听说,他们正在争取建全国性海洋盐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希望能够为象山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新征程上实现弯道赶超、跨越发展。我突然意识到,曾经一笔一画刻在骨头上的横竖撇捺,意义如此重大。

  凛冬散去,雪融草青。我和我那群民国小伙伴们又重新聚在一起,激烈地商讨着如何为主人的新书《象山记忆——玉泉盐场档“管窥”》添砖加瓦,我们不断去挖掘脑海深处的记忆,希望可以帮助主人更好地去描绘过去盐民的盐味人生,去讲述海洋盐业文化,去设计开发周边产品,去探索本地特色文旅。我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有太多关于海洋、关于海盐、关于盐民的故事,时序轮转,丹心永固,在这个海洋经济大时代,这些必将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我的主人非常有远见,他们早早的开始谋划和部署,希望通过以我的开发和研究为契机,建设宁波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和象山影视学院青马班思政“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平台。他们精准聚焦历史研究爱好者,希望培育档案志愿者队伍,凝聚共建合力,提升本土档案文化编研开发水平。我记录的文字,不再冰冷的只是出现在纸上,开始融入人们的血液,我传递的文化,也不再单调的让人失去兴趣,而是慢慢刻进人们的内心。馆库藏珍资治,翰墨飘香通鉴。

  2003年5月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调研省档案馆,高瞻远瞩提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而今年,正式“三个走向”提出的20周年。“三个走向”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档案工作通向现代化的大门。

  2021年7月6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兰台虽小天地宽,尘埃落知泰山重。档案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据我所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他曾提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我既为所有档案工作者们高兴,能够被如此高度肯定,兰台虽小,知千秋功过;又无比庆幸自己可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珍视档案、重视历史的时代,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字片言,亦所珍惜。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我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得世人护佑方保周全,因科技改革重获新生。我走过漫漫长路,留存记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我为经济社会助力,建言资政、推动高质量发展,我致力于文化宣教,育人育品、实现文化自信。历经沉浮,休戚与共,岁月失语,唯档能言。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