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东旭
江南多雨。或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或是清明雨、梅子黄时雨,六七月要做“风水”,秋阴不散,秋雨愁煞人。意外的雨给人意外的惊喜,也给人意外的麻烦。
在南宋淳祐二年(1242)的夏天,大雨连续下了两个月,还不见得要晴。雨水漫过了踏步石,渐渐地开始登堂入室了。对于这位无法拒绝的不速之客,老百姓们的眉头开始打结,唉声叹气,但又无可奈何。当时的郡守陈垲,一位很会为老百姓着想的 父母官,说了这样的话:“上天安排着旱灾洪涝、丰岁荒年给百姓,那百姓就听之任之吗?我们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呢?”于是就置了一块平水尺在河里。旧时,所有城内的河道相通。测水位的原理自然十分简单,就像插根筷子到水杯里,但怎么知道处于什么样的水位是对城里的百姓有利,又是在什么样的水位了应该放水,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摸索、实验和等待。陈垲每天观察河里水位的升降,长年累月就知道水位到了平水尺的哪个位置可以开闸门放水,这样防患于未然。每当发大水时,只要超过了平水尺的那个水位,不等陈垲老爷发话,看管闸门的小卒就可以自作主张的把水放了,郡守则不论刮风下雨,都可以朝九晚五安享太平。
城河全图
几年后的宝祐年间(1253-1258),当时的丞相吴潜来治理明州城,用了三年的时间修复了城内的一些水利工程,并且亲自写了个“平”字,心气平和,事理通达,吴潜让人把字刻在石碑上,插在平桥河里,作为水则碑。而且“水则碑”旁边有一块空地,老百姓来来往往,张三李四都可以看到水漫到哪里了,或蓄或泄,大家都可以出谋,斟酌从容,吴潜自己也时刻挂在心间,并命令手下人,车马路过,都要去看看,及时汇报情况。
明代知府郑威老爷在水则碑旁边的空地建了个学社,但几年后学社因为社会不安定,就荒废掉了,而且学社倒塌后,瓦砾入河把水则碑都填了。清朝初年,社会渐渐稳定了,老百姓思量着又开始挖掘平桥河,挖出宁波人的定海神针,老百姓们在平桥河里挖出了像手臂一样大小的韩瓶无数个,还喜出望外地挖到了写着“平”字的水则碑,于是老百姓们合议着仍旧把水则碑立回原处,并且在石碑外修了一个亭子,亭子是用石构件做的,歇山,四檐角翼然欲飞,非常好看。岸上有庙宇,用来祭祀吴潜。随后改朝换代,水则碑又被埋进土里。
水则碑
1999年,宁波人重修水则亭,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但因为许多河道都填平,水则碑显然成了一块纪念碑,而不能有实际作用了。清代学者全祖望在《湖语》里说水则碑:“政成民乐,半黑半丝之发,忧晴忧雨之心,觞咏其中。甘棠之蔽芾,其谁与共?”蔽芾甘棠,典于自《诗经·召南·甘棠》,据《史记》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这就是甘棠的来历了。
这块水则碑,它就像那棵甘棠树,因为召公在树底下关心过民生,老百姓怀念他,不忍心砍伐甘棠树,水则碑上凝聚了几百年来陈垲、吴潜等历代治理宁波城的父母官的心血,老百姓怎么会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