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宁波记忆>历史文化
宁波中学四迁校址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泱泱越国古明州,门对大江流,菁英继起,德艺兼优,学海任遨游,须猛进,莫回头,时光不我留!同声相应,气相求,努力迈前修。
  歌声从溪滩岸边,从树荫丛中阵阵传来,这是成百上千宁中儿女的歌声。在抗战时期,宁波中学全校师生在沈其达、赵仲苏校长率领下,从沿海内迁,从海边到平原,从平原到山间。历时九年,四迁校址,跋涉千里,颠沛流离,在浙中的山沟里坚守宁中大旗不倒,琅琅书声不绝。內迁之举不仅锻炼了宁中儿女不畏艰险的意志,也为迁入地区带去了文化火种。

 

抗战期间宁中四迁地图

 

1945届校友康久安回忆四迁办学全过程的回忆录 《宁中七年记》

 

一、初迁胡家坟
  1937年抗战刚爆发的时候,铁鸟凌空,宁波时常遭到日军的骚扰。为了保护学生,时任校长沈其达,租了两艘船,沿着奉化江,将学校搬到了距市区20多公里外的鄞县胡家坟。虽然离开了鄞城,离开了家,但炸弹阻止不了宁中儿女的学习,更挫折不了宁中儿女的意志,大家在胡家坟的西林庙、张村庙等庙宇中安顿下来,古寺虽比不上原来的校舍,但师生们很快适应环境,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西林庙外景

 

鄞南胡家坟当年宁中教师宿舍
  在1939年初时,更是借得了胡氏新祠堂,得到了干净整洁的上课环境。

 

二、二迁太平村
  好景不长,时局变幻莫测,日军的飞机像一个不时出现的幽灵,盘旋在宁波的上空。前任校长沈其达接省厅令调离本校,转赴杭城浙江省教育厅督学的岗位,赵仲苏校长接任校长职位。

 

1939年浙江省教育厅对赵仲苏任宁中校长的任命状
  为了保证师生安全,赵校长决定把学校迁往更远的嵊县太平镇。他说:“存死的心,走活的路。”太平镇距离胡家坟有二百多里的路程,从船换车,换筏,赵校长组织工人、农民和师生,齐心协力,肩挑手扛,将学校的全部卷宗、图书仪器、桌椅、床架等林林总总运到了嵊县太平村,事务之繁,胜过第一次迁校十倍。并且当时有不少学生家长反对迁校,为了争取支持,他甚至起草了《告家长书》,保证一旦战事结束,定将学校完璧归赵。

 

流经太平镇的长乐江——当年宁中沿此江迁入太平镇
  在太平镇的生活和胡家坟差不多,太平镇本地人民给予了许多帮助,宁中学生自治会也会帮助当地的百姓识字,大家互相帮助,相处融洽,一切又步入了正轨。学校在坎流邢大祠堂开设初中部。

 

坎流分部,当年在嵊县太平镇的宁中初中部,邢大祠堂
  学校本部也就是高中部开设在清风公祠和渔隐公祠。

 

 

当年宁中在太平镇的校东部——清风公祠

 

当年宁中高中部和夜自修教室——渔隐公祠

 

嵊县太平镇宁中旧址之一,教师办公室
  由于1939年的暑假招人过多,学校还在石砩开了分校。

 

石砩的刘家祠堂,当年曾作初中教室
  1940年正月,发生了对宁中学生,对全浙东人民不利的事,萧山失守,绍兴受灾,因敌人抢粮,奸商偷米,又逢天旱,米价物价翻倍上涨,没有人再敢承包宁中学生的膳食,宁中师生们只能自理膳食,不论是年轻正在成长的学生还是年长辛苦的教师,都需要均衡充足的营养,可是粮荒越来越严重,宁中儿女们只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饥饿求学,艰难维生。另一方面,敌人由镇海登陆进攻宁波,一路由枫桥至谷来(据太平镇仅70里)向嵊县迫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决定暂时撤退到雅安去,高中部的学生连夜负重行军,赶到了雅安,在雅安的生活更加艰辛贫苦,整个学校的人一天只能吃两斤烂米,大家在危难中学习了一个学期,在暑假时回了家。

 

雅安的吕氏宗祠,当年宁中两度避难于此

 

雅安茶厂,当年宁中教师办公室
  在暑期结束后,学校搬回了太平,在1942年元旦,一个本来值得庆祝的日子,师生们在坎流邢大祠堂举行新年庆祝会,然而赵校长的祝词还没说完,突然一阵“嗡嗡”声,七架敌机出现在太平镇上空,师生乱作一团,只有赵校长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原地卧倒,伴随着两声爆炸,大地震颤,敌人投弹了。这一次轰炸,炸毁了好几间教室,附近村民伤亡数十人,所幸全体师生安然无恙。但也无法再继续上课,学生们只能暂时放假回家。

 

三、三迁玠溪村
  1942年5月中旬,在宁波的敌人增兵,攻势愈加猛烈,校方接到教育厅指令,向玠溪撤退。
  宁中师生连夜转移,在深夜到达了玠溪小学。

 

玠溪小学,宁中高中生宿舍
  第二天,太平与雅安都已经沦陷,赵校长决定留驻玠溪。
  不幸的是,学校与教育厅失去了联系,没有了接济,教育经费也断绝了。玠溪本来就是一个贫瘠的村庄,无论是学习用的文具教具,还是粮食都很稀缺,条件艰苦。全校师生的人数也不过昔日的三分之一,于是学校实行并班上课,一个年级一个教室。

 

玠溪新祠堂,宁中校舍
  在学习环境艰苦的同时,宁中师生们同时还要时刻防备敌人偷袭,此时学校处于敌人东北西三面包围之中,日军的驻地就在四十里开外,学校在太平镇贵门设置了监察敌情的哨所。规定学生每天上课前铺盖打捆,灯笼扁担放置一起,随时准备“化整为零”撤离。

 

贵门更楼,当年宁中哨所之一
  为了取得教育经费,赵校长带着两名老师日夜兼程,跋山涉水,数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步行到千余里外的省教育厅领取经费。

 

四、四迁磐安大皿村
  情况越来越危险。敌人集结兵力包围了玠溪,当时突击部队的长官劝告宁中应该撤退到安全一些的地方去,于是赵校长决定把学校迁到磐安大皿,从玠溪到大皿全是荒险的高山阻挡,没有车船,宁中学子在部队的帮助下靠着双脚在一个月之内把所有的桌椅图书仪器都搬到了大皿。

 

大皿双峰中学,宁中校舍

 

五、重返宁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战争告终。1946年1月,赵校长履行七年之约,趁着寒假期间,用整整一个月时间,把学校的学籍卷宗、图书仪器、校具桌椅全部运回了宁波。2月,宁中在宁波奉化江畔原址正式上课,结束了历时九年,行程千里,四次大迁移的流亡办学历程。在这九年期间,宁中学子虽然学习环境艰苦,但是校风优异,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文娱体育等诸多方面成绩斐然,堪称全国一流。大批学生毕业后步入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等国立名校。

 

宁中离开大皿时赵仲苏校长留下的感谢状

 

经历内迁的宁中学生在毕业纪念册留下的在玠溪大皿的回忆录   
  昂首不屈,弦歌不辍,抗战时期宁波中学內迁,各种艰难险阻不但没有打倒宁中儿女,反而磨练了他们不畏艰险的意志,使宁波中学焕发出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宁波中学校门

 

如今,宁波中学校门

宁波中学四迁校址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10 来源:
  泱泱越国古明州,门对大江流,菁英继起,德艺兼优,学海任遨游,须猛进,莫回头,时光不我留!同声相应,气相求,努力迈前修。
  歌声从溪滩岸边,从树荫丛中阵阵传来,这是成百上千宁中儿女的歌声。在抗战时期,宁波中学全校师生在沈其达、赵仲苏校长率领下,从沿海内迁,从海边到平原,从平原到山间。历时九年,四迁校址,跋涉千里,颠沛流离,在浙中的山沟里坚守宁中大旗不倒,琅琅书声不绝。內迁之举不仅锻炼了宁中儿女不畏艰险的意志,也为迁入地区带去了文化火种。

 

抗战期间宁中四迁地图

 

1945届校友康久安回忆四迁办学全过程的回忆录 《宁中七年记》

 

一、初迁胡家坟
  1937年抗战刚爆发的时候,铁鸟凌空,宁波时常遭到日军的骚扰。为了保护学生,时任校长沈其达,租了两艘船,沿着奉化江,将学校搬到了距市区20多公里外的鄞县胡家坟。虽然离开了鄞城,离开了家,但炸弹阻止不了宁中儿女的学习,更挫折不了宁中儿女的意志,大家在胡家坟的西林庙、张村庙等庙宇中安顿下来,古寺虽比不上原来的校舍,但师生们很快适应环境,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西林庙外景

 

鄞南胡家坟当年宁中教师宿舍
  在1939年初时,更是借得了胡氏新祠堂,得到了干净整洁的上课环境。

 

二、二迁太平村
  好景不长,时局变幻莫测,日军的飞机像一个不时出现的幽灵,盘旋在宁波的上空。前任校长沈其达接省厅令调离本校,转赴杭城浙江省教育厅督学的岗位,赵仲苏校长接任校长职位。

 

1939年浙江省教育厅对赵仲苏任宁中校长的任命状
  为了保证师生安全,赵校长决定把学校迁往更远的嵊县太平镇。他说:“存死的心,走活的路。”太平镇距离胡家坟有二百多里的路程,从船换车,换筏,赵校长组织工人、农民和师生,齐心协力,肩挑手扛,将学校的全部卷宗、图书仪器、桌椅、床架等林林总总运到了嵊县太平村,事务之繁,胜过第一次迁校十倍。并且当时有不少学生家长反对迁校,为了争取支持,他甚至起草了《告家长书》,保证一旦战事结束,定将学校完璧归赵。

 

流经太平镇的长乐江——当年宁中沿此江迁入太平镇
  在太平镇的生活和胡家坟差不多,太平镇本地人民给予了许多帮助,宁中学生自治会也会帮助当地的百姓识字,大家互相帮助,相处融洽,一切又步入了正轨。学校在坎流邢大祠堂开设初中部。

 

坎流分部,当年在嵊县太平镇的宁中初中部,邢大祠堂
  学校本部也就是高中部开设在清风公祠和渔隐公祠。

 

 

当年宁中在太平镇的校东部——清风公祠

 

当年宁中高中部和夜自修教室——渔隐公祠

 

嵊县太平镇宁中旧址之一,教师办公室
  由于1939年的暑假招人过多,学校还在石砩开了分校。

 

石砩的刘家祠堂,当年曾作初中教室
  1940年正月,发生了对宁中学生,对全浙东人民不利的事,萧山失守,绍兴受灾,因敌人抢粮,奸商偷米,又逢天旱,米价物价翻倍上涨,没有人再敢承包宁中学生的膳食,宁中师生们只能自理膳食,不论是年轻正在成长的学生还是年长辛苦的教师,都需要均衡充足的营养,可是粮荒越来越严重,宁中儿女们只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饥饿求学,艰难维生。另一方面,敌人由镇海登陆进攻宁波,一路由枫桥至谷来(据太平镇仅70里)向嵊县迫进。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决定暂时撤退到雅安去,高中部的学生连夜负重行军,赶到了雅安,在雅安的生活更加艰辛贫苦,整个学校的人一天只能吃两斤烂米,大家在危难中学习了一个学期,在暑假时回了家。

 

雅安的吕氏宗祠,当年宁中两度避难于此

 

雅安茶厂,当年宁中教师办公室
  在暑期结束后,学校搬回了太平,在1942年元旦,一个本来值得庆祝的日子,师生们在坎流邢大祠堂举行新年庆祝会,然而赵校长的祝词还没说完,突然一阵“嗡嗡”声,七架敌机出现在太平镇上空,师生乱作一团,只有赵校长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原地卧倒,伴随着两声爆炸,大地震颤,敌人投弹了。这一次轰炸,炸毁了好几间教室,附近村民伤亡数十人,所幸全体师生安然无恙。但也无法再继续上课,学生们只能暂时放假回家。

 

三、三迁玠溪村
  1942年5月中旬,在宁波的敌人增兵,攻势愈加猛烈,校方接到教育厅指令,向玠溪撤退。
  宁中师生连夜转移,在深夜到达了玠溪小学。

 

玠溪小学,宁中高中生宿舍
  第二天,太平与雅安都已经沦陷,赵校长决定留驻玠溪。
  不幸的是,学校与教育厅失去了联系,没有了接济,教育经费也断绝了。玠溪本来就是一个贫瘠的村庄,无论是学习用的文具教具,还是粮食都很稀缺,条件艰苦。全校师生的人数也不过昔日的三分之一,于是学校实行并班上课,一个年级一个教室。

 

玠溪新祠堂,宁中校舍
  在学习环境艰苦的同时,宁中师生们同时还要时刻防备敌人偷袭,此时学校处于敌人东北西三面包围之中,日军的驻地就在四十里开外,学校在太平镇贵门设置了监察敌情的哨所。规定学生每天上课前铺盖打捆,灯笼扁担放置一起,随时准备“化整为零”撤离。

 

贵门更楼,当年宁中哨所之一
  为了取得教育经费,赵校长带着两名老师日夜兼程,跋山涉水,数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步行到千余里外的省教育厅领取经费。

 

四、四迁磐安大皿村
  情况越来越危险。敌人集结兵力包围了玠溪,当时突击部队的长官劝告宁中应该撤退到安全一些的地方去,于是赵校长决定把学校迁到磐安大皿,从玠溪到大皿全是荒险的高山阻挡,没有车船,宁中学子在部队的帮助下靠着双脚在一个月之内把所有的桌椅图书仪器都搬到了大皿。

 

大皿双峰中学,宁中校舍

 

五、重返宁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战争告终。1946年1月,赵校长履行七年之约,趁着寒假期间,用整整一个月时间,把学校的学籍卷宗、图书仪器、校具桌椅全部运回了宁波。2月,宁中在宁波奉化江畔原址正式上课,结束了历时九年,行程千里,四次大迁移的流亡办学历程。在这九年期间,宁中学子虽然学习环境艰苦,但是校风优异,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文娱体育等诸多方面成绩斐然,堪称全国一流。大批学生毕业后步入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等国立名校。

 

宁中离开大皿时赵仲苏校长留下的感谢状

 

经历内迁的宁中学生在毕业纪念册留下的在玠溪大皿的回忆录   
  昂首不屈,弦歌不辍,抗战时期宁波中学內迁,各种艰难险阻不但没有打倒宁中儿女,反而磨练了他们不畏艰险的意志,使宁波中学焕发出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宁波中学校门

 

如今,宁波中学校门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