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清明节习俗知多少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气清和明朗,草木开始萌芽,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这个时候,宁波的农民该忙着浸种、耕田,植树造林了。
一、清明祭祖
三月清明乌笋香,家家争说上坟忙
清明时节,宁波人要在家祭祀,俗称做“清明羹饭”。之后,人们携带青团、麻糍、酒食等物品,去先人的坟地扫墓。在农村习俗中,新亡故者头三年里,家人都要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
“清明吃青团源于寒食节。”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只知清明不知寒食。在古时候,寒食节这天禁火、冷食,又称“冷节”“禁烟节”。在后来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节逐渐地融入了清明。
旧时,上坟节令食品为青糍、麻糍(乌米饭)糕,并担牲礼祭祖,上坟时,清除杂草,铲新土压坟顶,插上挂有纸球的筱竹梢,以示后代子孙已尽孝祭祖,同时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兴旺发达。祀毕,分麻糍或麻饼给当地农家,以期照顾坟墓。因按人领取,争先恐后,俗称“抢麻糍”。
二、清明戴柳
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
在宁波有句俗话:“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这个说法的背后,也有个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青年家里的柴火烧完了,他只好带着斧头上山砍柴。走了很远,看见有棵很大的枯败杨柳树,于是手起刀落,将这棵大杨柳树给砍倒了。谁知他的娘舅为避风雪正躲在这棵杨柳树洞内,树倒他娘舅也被误杀了。悲痛欲绝的青年,在来年枯柳抽出嫩芽后,便戴上柳条,以此悼念舅舅。
另外,柳条生命力很强,插土即活。过了清明节,人们还会把小孩子头上戴着的柳条插到小河边或门前屋外的地里去,寄托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三、清明踏青
三月三正清明,祭祖上坟去踏青
清明节当天,除了扫墓,还有就是踏青,又叫春游。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在宁波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象山县志》记载,清明时节小孩子放风筝,“令儿童张口望以泄内热”,这就是说放风筝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体育,还是一种治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