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宁波年糕情有独钟?
“年糕一旦带上‘年高’这一象征意义之后,就不单纯只是形而下的一种食品或商品了,而是上升为形而上的一种文化符号了。”这是著名作家,前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建树先生对《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一书的评价。
手工宁波年糕图(2010年) 来源:《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
一、年糕起源及定义
辞海中没有“年糕”一词的条目,年糕只作为糕的凡例。1980年8月版的《辞海》释糕:是用米粉等做成的块状食品,如年糕。自古至今的文献资料,所记载的各种各样食品,也是先出现糕,后出现年糕。
就“糕”而言,起源于西周;年糕的称呼,先是民间传说,后才有文字记载。文献明确记有“年糕”二字,如今查到的《姑苏志》,此是发现最早的年糕一名,时为明朝嘉靖年间(约1556年)。
与许多美味食品一样,民间传说的年糕的起源,比文献早且丰富,比如风物的传说,说天上下的不是雪,而是米粉,做成年糕;比如人物传说,一说年糕起源与大禹有关,一说与伍子胥有关。这些传说,虽然没有一个明确年份,但至少与民间故事主人公生卒同期,那么最迟应为春秋战国。按照“中古”为魏晋唐宋的观点划分,那么春秋战国应属于“上古”。
在上古的有关文献史料中已开始出现“糕”的记载。如西周的《周礼﹒笾人》:“饵:糕饼。以米粉蒸之而成。”这是有关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制作最早的记载。之后,东汉的《说文•食部》中有“餈,稻饼也”的记载,“餈”字亦作“粢”。段玉裁注引《方言》“饵谓之糕,或谓之粢”,云:“谓米饼也。”
“餈”是“糍”的异体字。糕,古称糍,以米粉蒸之而成,由此可推断这是古代的年糕的雏形。唐宋两朝,民间食用的那种年糕的雏形,开始以“糍”、“糕”之类的称谓出现史料中。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叙述了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岁时风俗,其中有记:“十二月尽,谓‘除夜’。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及市食,如澄沙团、市糕……”,“诸色杂货……栗粽、豆团、糍糕、汤团等物,并于小街后巷叫卖”。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叙了北宋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的民俗风情记载:“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剪肝脏、糍粑、团子之类……”,“……是月卖糍糕、鹑兔方盛”。中国的粒食文化研究表明,为照顾没牙齿咬嚼不便的老人,把蒸熟的米饭放在臼中用用杵捣舂细了,就是“糍”。如今,浙江的宁海等地仍称大米杵捣舂细做成圆形饼为“糍”,做成长条形的为“年糕”。据此,那时的年糕并非某一特定的大米制品,而是以大米等稻作植物为原料,经蒸、捣舂等工序后制成的块状制品,用于年节的祭祀。
《做年糕》(2009年) 贺友直 绘 史凤凰 摄
明朝正德年间刻印的《琼台志》记载:“‘元旦’前,以糯粉濈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供岁祀,遂割为年茶以相馈答。”民国前的春节,称“元旦”,俗称“新年”。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称为“春日”,俗称春节,因而史料记载的春糕,即年糕。因年糕含有节节高之意,故也被称为节糕。《琼台志》说的是1521年前制作年糕的原料、方法和样式。大约35年后刻印的《姑苏志》记载:“二日食年糕,曰撑腰。”这是迄今为止查阅的文献中关于“年糕”二字的最早记载。这一记载既明确了年糕的渊源,又将民间传说的年糕、西周等上古史料中所记载的年糕的雏形加以对接,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年节祭祀食品一个相对固定的称谓。
明朝崇祯年间,有《春场》一书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漱,啖黍糕,曰年年糕”。这一记载使原来只在地方志记载的年糕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年糕的渊源也更加明确。
黍是粮食作物的一种,去皮的籽粒称黄米。黄米蒸煮后有黏性,适宜磨粉制作糕,黏性的黍糕又称“黏糕”。黏糕的谐音是“年糕”。
中国的民俗文化一直被边缘化,也一直远离中国的文化主流。年糕作为大众的,民间的食品,虽然有“年高”的吉祥之意,而且民间也普遍将年糕视作年节的祭祀食品之一,但比较其它食物,比如粽子,文献史料仍鲜有年糕的记载,尤其是明朝以前的史料。学术界认为:南朝(梁)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我国古代早期的风俗文献,系统记述了南朝时期长江中游一带的节仪与饮食,其中虽没有年糕的专记,但有糕糜插箸而祭之的岁俗记载。“糜”有“黍”之意,那么糕糜可能是“黍糕”吗?不管是黍糕,还是什么糕黍,尽管南朝时期没有专称年糕的食品,但已有用糕祀岁的民俗。据此推断,南朝前用糕祀岁已成风俗,只是没有年糕的专门称呼。
这种现象,还可以在清朝的有关文献找到例证。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是反映明清时期北京岁时风俗的专著,其中的“岁时杂务”中记载:“蒸糕点,奉天地供案”而同一时期,年糕的称呼已相当普遍,如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清朝顾禄的《清嘉录》卷十二中还以年糕为目专记:“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富家或雇糕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
清代中叶,年糕不仅是国人普遍用于节令祭食品,还因国人对外交流而流传到海外。清乾隆年间,日本的一些文献资料如《清俗纪闻》中出现了有关年糕的描述。《清俗纪闻》是日本文人根据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商人的口述,整理出版的中国民俗专著,其中有关年糕的记载:“自十二月二十前后,至二十五六之间,家家制作年糕。亦不仅限于寒冷季节制作。”
浙江糖年糕(1796年前) 来源:《清俗记闻》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上海环球社创刊发行了《图画日报》,其中的“营业写真”一栏连刊了400余期的晚清江湖百业,其中第321期为“做宁波年糕”。据此推断,在1909年前宁波年糕已风靡上海及邻近地区。
综上所述,年糕原是稻米、黄米等粮食的粉食制品。其名称因为过年习俗而成,又因讨“年年高(糕)”的口彩而被人们所接受并成为一类食品的名称。从年糕的传说,结合文献史料有关年糕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如下的结论:
(一)年糕是稻米、黄米、小米等粮食的粉食制品,因年节而得名;
(二)年糕既是年节的吉祥食品,又是日常生活的主食;
(三)年糕因各地文化差异其形状、大小、原料均有所不同;
(四)年糕制作始于西周,兴于明,盛于清朝及民国。
从全国1800多部的历代地方府(县)志条目所记载的有关岁时民俗资料发现:全国有上海、北京、天津三直辖市、18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其中18省覆盖华东、华北、东北、中南和西南的100多个地(市)区。根据史料记载,制作年糕的地区大多种植稻米,但台湾省澎湖县却是个例外。《澎湖纪略》(十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中记载:“腊月,做年糕相送,谓之‘一年高一年’。”其实“澎无稻米,地产杂粮,人民饮食以杂粮为主”,平时食的是黄米粥、薯干糊,即使如此,澎湖人过年却似乎是“铺张浪费”,家家会用糯米做年糕祀祖送亲……由此可见年节于澎湖人的意义。
从地方志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等记载的各个朝代的各式各样的糕,只有两个节日制作、食用的糕被冠有特定的名称,那就是年糕和重阳糕。多少年来,年糕是年节的节祀食品;重阳糕是重阳节的节日照食品,似有无糕不成节之俗。年节,是以制高、祭祀、食糕为习,而重阳节,仅仅是登高,制、食重阳糕为习,这里的糕都被赋予以“高”的寓意,但因节日的纪念意义不同,人们对糕的祈盼也有所不同。年是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最重要的日子,年节自然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这便是年糕与重阳糕的区别。
综上所述,年糕的定义应是稻米、黄米、小米等粮食与水的结合物,至少有磨、捣(或搓)、蒸三道制作工序,或长,或方,或圆等块状的年节祭祀食品。
做宁波年糕(1909年) 来源:上海环球社 《图画日报》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同是被视作年糕的块状的年节祭食,在各地的称呼有所不同,如下表所列的12个省市中,至少有十三种别称。年糕因年节而称,又因不同的习俗而变得神秘。
各地方志记载的年糕别称
二、宁波年糕及特色
“宁波年糕白如雪,久浸不坏最坚洁。炒糕汤糕味各佳,吃在口中糯滴滴。苏州红白制年糕,供桌高陈贺岁朝。不及宁波糕味爽,太甜太腻太乌糟。”此为做宁波年糕题款诗,从此诗文及表格中的年糕别称,不难发现全国年糕至少有两大系列,即是以苏州糖年糕与宁波白年糕为代表两大系列。
这里需说明宁波地区虽以白条年糕为主,但也有糖年糕,1939年刊登在《宁波民国日报》与《时事公报》的同题广告——江北岸新奇香居的“桂花白糖年糕上市了”。此外,宁波地区大户人家以这种糖年糕模板做状元糖年糕。尽管如此,宁波年糕还是以白条为主。
《时事公报》刊登的桂花年糕广告(1938年1月16日) 来源:宁波市档案馆
宁波白条年糕分燥粉年糕与水磨年糕,这是制作工序不同而区别。一般燥粉年糕比水磨年糕省略浸、沥、擞三道工序,制作过程虽省力省时,但味道不如水磨年糕。同样的水磨年糕,按最后一道工序不同,民间称呼又有所不同,如光板年糕、印花年糕、生肖年糕、元宝年糕等。印花年糕因印糕模板有座印和揿印有别,前者称方头年糕,后者称圆头年糕,圆头年糕俗称“踔倒蒲鞋”。印花年糕还因印糕模板的形状不同,又有定糕、如意糕称呼之别。
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宁波市志》记载:“宁波年糕柔滑细腻,久浸不糊,昔以梁湖米年糕、水底清年糕著称,今以慈城年糕较佳。”下面以慈城年糕为说明对象,简说宁波年糕的特色。
第一工艺追求。慈城年糕以优质梗米和水为原料,做法分选、浸、磨、沥、擞(音为叔,意为搓)、蒸、舂、摘、印等九道工序。这九道工序,每一道都会影响年糕口味,尤其是水磨工艺,使年糕是否保持着柔韧细腻、久煮不糊的口感至关重要;其次印花工艺,使慈城年糕具有多样性。
磨粉(2006年) 沈国峰 摄
第二精神追求。
(1)虔诚之心。年糕是年节食品,做年糕时家家户户都有十分虔诚之心,比如每年在安排种植时,首先留用种年糕米的田地;又比如碾年糕米的做法会比碾做老酒的米多碾一刀,这样就能轧出谷眼睛。多碾一刀,每百斤稻谷约损失2斤大米,但谁也不会计较这2斤米的损失。因为,慈城人是禁忌谷眼睛和白肚米的混入年糕原料之中;这样的虔诚还表现在说些吉利话,一户人家做年糕,大家都会共同的祝福。比如,路上或河埠头碰到做年糕的人家,人人都会礼让,让做年糕的人家先淘米,接着说些好语吉词。
不同花样的年糕模板(2010年) 来源:《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
(2)敬畏之心。众所周知,农耕时代的年的崇拜是祭天地,祭祖先以及祭各路神仙。祭天地,自然是感谢天地的风调雨顺;祭祖先,首先是感恩于先祖,其次是对晚辈的教诲与榜样;而祭各路神仙,几乎又不是具体一个的神,而是很多神。这样的崇拜似乎给“年”蒙上一层庄重而神秘的意味。而现实中,中华民族从夏商周到清王朝,民间社会不能祭天地主神,或者说即使祭了天地主神也不可能获得神的保护。因为帝王家族垄断了与天地间神仙的话语权。然而以靠天、靠地的农民却不管这些,为了过好年,过好日子,哪怕是野祭,也要向各路诸神表达自己的敬仰,于是就出现了祭灶神、年祭等习俗,以与各路神仙的对话。而年糕又似他们与各路神仙的对话通道,于是旧时的先人将年糕看得十分神圣,每户人家做年糕总将第一笼米粉,火热出笼搡成团的米粉摘三团,置于道地的制高点,点上香烛,谓是祭天地。摘三团第二笼的米粉,放入各家祖宗像前,谓是尊祖宗,有的人家则是摘糕团供灶君菩萨。
(3)快乐之心,应该说,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快乐。人们虔诚对天地,对祖先怀有崇拜之心而做年糕,此时此刻可能连空气都是“甜蜜”的。以虔诚之心来表达敬畏之心,从而达到快乐。
印花慈城年糕(2009年)沈国峰 摄
年糕,说到底是米与水的结合物,是大地、阳光、空气的“果子”与水的结合物。这也是力量与愿望的结合物,是汗水、勤劳的果实与心中的祈盼与人生愿望的结合物。也正因为如此,年糕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也是年节颇受青睐的吉祥物。无论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物质充足的今天,几乎是家家必备,人人必食之物,至少在浙东抑或宁波。年糕年高,岁长情长。过好年,过上好日子,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