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资源>宁波记忆>风光古迹
老字号“王升大”的百年传奇
发布时间:2022-03-21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东乡韩岭市,西乡凤岙市”,作为民国初年宁波的两大商贸中心之一,凤岙水路四通八达,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兴旺之地。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老字号品牌——王升大。这个以米店为祖业的品牌,就此拉开百年传奇故事。
    
  凤岙集市风情画 芦卫芳 绘 供图:王升大博物馆 下同

  一、乐善好施,首创米号

  老字号“王升大”的创始人叫王兴儒。清朝光绪年间,他出生于鄞西桃源乡(今集士港镇)的王鸬鹚村。早期,他种田务农,驾一叶扁舟,赶一群鸬鹚去河里捕鱼。因为勤劳智慧,收益颇丰。之后就移师到几公里外的凤岙市,收购粮食加工大米,开办了“王兴记”米号。那么,“王升大”这个名号,又是怎么被叫开的呢? 

 

  原来,王兴儒素来乐善好施,而在开办米号之后,他经商有方而又讲求诚信,因为这样所以生意兴隆。旧时卖米用升子,量米时用米尺在升子沿口抹平。王兴儒却叮嘱伙计,米尺将要刮平时留下一角,将这一角米奉送给顾客。用现代话说就是让利,好让人家多吃上几口。于是,“王兴记”米店升子大的消息不胫而走,“升大米足,老少无欺”,人们称“王兴记”米店为“王升大”,习惯成自然,“王兴记米店”也就顺应更名“王升大”米店,自此生意更加兴旺。
  
    旧式米升子
  到了上世纪20年代,王升大米店在凤岙市街头拥有了三间门面的店铺。米店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大米,还兼营食油、老酒、酱油、米醋等。前店后厂,已经初具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业链。宁波城里的用粮大户、米商也闻风赶来凤岙市向王升大订货,王兴儒买了条大船往返城乡,免费送货。
    
  “王升大”米店旧址
  生意做大的同时,“王升大”不忘造福乡里。王家米店在凤岙集士港的田畈路边,盖了四脚凉亭,供种田人躲雨、休息,同时方便行人歇脚。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十八大岙里山人,广德湖边种田汉,买米要买王升大,衬衫袖子当米袋。”“衬衫袖子当米袋”说的是穿破旧衬衫的贫苦百姓,到他店里来时,常常脱下衬衫,用绳子将两个袖子口扎紧后用来装米。每当贫苦百姓来买米时,“王升大”不但给足一升米,而且还满上加满,以示同情和帮助。不仅对一时青黄不接急需粮食应付饥饿的贫民,赊账给米,还每逢农历年末二十五至三十,对贫弱农户救济一斗以上的大米,帮助其顺利过年。 
  二、世道沧桑,几经沉浮
  王兴儒去世前,把米店交给次子王阿林、长孙王阿其共同经营。然世道沧桑,时局动荡。日寇侵华,地方匪患猖獗。1940年,凤岙街市的“王升大”米店遭土匪洗劫,王阿林遭土匪绑架。一年后,被重金赎回的王阿林已经是形销骨立,王家也已人去财空。翌年,日寇洗劫凤岙市,“王升大”米店再受重创,从此“王升大”从鼎盛转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老字号店铺被改名为大集体所有的凤岙合作商店,兴盛一时的“王升大”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传人王阿其作为供销社员工,于1979年退休。
  三重拾祖业,再现生机
  王阿其的儿子、王升大的第四代传人王贤定,年少时因生活艰难,初中毕业即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他勤劳朴实,一如祖上遗风。改革开放后,熟悉并热衷于大米、粮油生意的王贤定,重操父祖旧业,开始设摊贩米。为人实在、经商公道的他生意逐渐越做越大,摊位变成了超市,一家变成多家。1979年,王贤定与夫人周素珍因工作相识,结为伉俪。而周素珍也不简单,身上有着世代相传的传统酿酒技艺,尤其擅长鄞西有名的“滋生双鱼酒”。“双剑合璧”之下也会创造无限可能。然而,一心光复祖业的王贤定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王升大”这块老字号招牌。  

  

王贤定   
  1989年,王贤定终于有能力接手了凤岙合作商店的经营权。至此,“王升大”在游离祖业四十年后,又回到了王氏传人手中。1996年,王贤定创立宁波陆宝食品有限公司,在高桥镇新庄村建立了公司生产基地。2003年登记注册“百年王升大”商标,2008年“百年王升大”获评首批“浙江老字号”。2012年,“王升大粮油加工技艺”入选宁波市级非遗项目,王贤定成为了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王升大博物馆诞生。
  

 

  王升大博物馆

 

  四、敬天惜物,百年传承
  中国人讲究“敬天惜物”。四时八节,应季而点,是先人对时令的尊崇和敬畏。王升大博物馆里如今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按时令制作米食。以传统粮油加工技艺,让随时更迭的食物和日子,盈满古早味和人间温情。平民化而又充满乡土气息的博物馆也因此赢得了人心。
  
  王升大博物馆内的陈列
  如今的王升大旗下产品众多,其粮油加工、酿造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除了大米这一祖业外,还有芝麻油、糯米酒、烧酒、酱油、米醋、味精等。并挖掘古法工艺,让年糕、汤团、灰汁团、黑饭、米醋、双鱼贡酒、蚕豆酱油、糟方腐乳等一批久违的老宁波味道重归大众视野。
  现代人的生活更多是忙碌与奔波,很少再有人去遵循那些传统的习俗。“民以食为天”,“王升大”作为百年老字号,将诚信与温馨注入粮食文化中,里面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寄寓,也让我们品味到了岁月沉淀的感动。

老字号“王升大”的百年传奇
发布时间:2022-03-21 来源:
  “东乡韩岭市,西乡凤岙市”,作为民国初年宁波的两大商贸中心之一,凤岙水路四通八达,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兴旺之地。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老字号品牌——王升大。这个以米店为祖业的品牌,就此拉开百年传奇故事。
    
  凤岙集市风情画 芦卫芳 绘 供图:王升大博物馆 下同

  一、乐善好施,首创米号

  老字号“王升大”的创始人叫王兴儒。清朝光绪年间,他出生于鄞西桃源乡(今集士港镇)的王鸬鹚村。早期,他种田务农,驾一叶扁舟,赶一群鸬鹚去河里捕鱼。因为勤劳智慧,收益颇丰。之后就移师到几公里外的凤岙市,收购粮食加工大米,开办了“王兴记”米号。那么,“王升大”这个名号,又是怎么被叫开的呢? 

 

  原来,王兴儒素来乐善好施,而在开办米号之后,他经商有方而又讲求诚信,因为这样所以生意兴隆。旧时卖米用升子,量米时用米尺在升子沿口抹平。王兴儒却叮嘱伙计,米尺将要刮平时留下一角,将这一角米奉送给顾客。用现代话说就是让利,好让人家多吃上几口。于是,“王兴记”米店升子大的消息不胫而走,“升大米足,老少无欺”,人们称“王兴记”米店为“王升大”,习惯成自然,“王兴记米店”也就顺应更名“王升大”米店,自此生意更加兴旺。
  
    旧式米升子
  到了上世纪20年代,王升大米店在凤岙市街头拥有了三间门面的店铺。米店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大米,还兼营食油、老酒、酱油、米醋等。前店后厂,已经初具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业链。宁波城里的用粮大户、米商也闻风赶来凤岙市向王升大订货,王兴儒买了条大船往返城乡,免费送货。
    
  “王升大”米店旧址
  生意做大的同时,“王升大”不忘造福乡里。王家米店在凤岙集士港的田畈路边,盖了四脚凉亭,供种田人躲雨、休息,同时方便行人歇脚。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十八大岙里山人,广德湖边种田汉,买米要买王升大,衬衫袖子当米袋。”“衬衫袖子当米袋”说的是穿破旧衬衫的贫苦百姓,到他店里来时,常常脱下衬衫,用绳子将两个袖子口扎紧后用来装米。每当贫苦百姓来买米时,“王升大”不但给足一升米,而且还满上加满,以示同情和帮助。不仅对一时青黄不接急需粮食应付饥饿的贫民,赊账给米,还每逢农历年末二十五至三十,对贫弱农户救济一斗以上的大米,帮助其顺利过年。 
  二、世道沧桑,几经沉浮
  王兴儒去世前,把米店交给次子王阿林、长孙王阿其共同经营。然世道沧桑,时局动荡。日寇侵华,地方匪患猖獗。1940年,凤岙街市的“王升大”米店遭土匪洗劫,王阿林遭土匪绑架。一年后,被重金赎回的王阿林已经是形销骨立,王家也已人去财空。翌年,日寇洗劫凤岙市,“王升大”米店再受重创,从此“王升大”从鼎盛转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老字号店铺被改名为大集体所有的凤岙合作商店,兴盛一时的“王升大”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传人王阿其作为供销社员工,于1979年退休。
  三重拾祖业,再现生机
  王阿其的儿子、王升大的第四代传人王贤定,年少时因生活艰难,初中毕业即辍学打工以补贴家用。他勤劳朴实,一如祖上遗风。改革开放后,熟悉并热衷于大米、粮油生意的王贤定,重操父祖旧业,开始设摊贩米。为人实在、经商公道的他生意逐渐越做越大,摊位变成了超市,一家变成多家。1979年,王贤定与夫人周素珍因工作相识,结为伉俪。而周素珍也不简单,身上有着世代相传的传统酿酒技艺,尤其擅长鄞西有名的“滋生双鱼酒”。“双剑合璧”之下也会创造无限可能。然而,一心光复祖业的王贤定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王升大”这块老字号招牌。  

  

王贤定   
  1989年,王贤定终于有能力接手了凤岙合作商店的经营权。至此,“王升大”在游离祖业四十年后,又回到了王氏传人手中。1996年,王贤定创立宁波陆宝食品有限公司,在高桥镇新庄村建立了公司生产基地。2003年登记注册“百年王升大”商标,2008年“百年王升大”获评首批“浙江老字号”。2012年,“王升大粮油加工技艺”入选宁波市级非遗项目,王贤定成为了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王升大博物馆诞生。
  

 

  王升大博物馆

 

  四、敬天惜物,百年传承
  中国人讲究“敬天惜物”。四时八节,应季而点,是先人对时令的尊崇和敬畏。王升大博物馆里如今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按时令制作米食。以传统粮油加工技艺,让随时更迭的食物和日子,盈满古早味和人间温情。平民化而又充满乡土气息的博物馆也因此赢得了人心。
  
  王升大博物馆内的陈列
  如今的王升大旗下产品众多,其粮油加工、酿造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除了大米这一祖业外,还有芝麻油、糯米酒、烧酒、酱油、米醋、味精等。并挖掘古法工艺,让年糕、汤团、灰汁团、黑饭、米醋、双鱼贡酒、蚕豆酱油、糟方腐乳等一批久违的老宁波味道重归大众视野。
  现代人的生活更多是忙碌与奔波,很少再有人去遵循那些传统的习俗。“民以食为天”,“王升大”作为百年老字号,将诚信与温馨注入粮食文化中,里面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寄寓,也让我们品味到了岁月沉淀的感动。

宁波市档案局、宁波市档案馆主办
宁波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承办

地址:(正大门)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69号
备案编号:浙ICP备05066881